最近三天都在生病,病好了又发作,一场发烧却来势凶猛,反复发作,降了又升。
而处在生病,人实在是疲懒,不想思考,但有时间又会胡思乱想,恰好看到一本好书,所以摘抄几则自己喜欢的,附上一点胡思乱想。以下来自《月亮的光是借来的》
(二)
我为什么和书一起飞了这么久?
我们发现这里凉爽又静谧,不见人迹。
脚下有书作伴,飞翔永远不会孤单。
【胡思乱想】:很喜欢这一句,脚下有书作伴,飞翔永远不会孤单,和“文学教会我们爱,也教会我们恨”一样喜欢。如果有书作伴,那么无论何时,都不会觉得孤单
(四)
据说,在高高在上的重力王国里
词语是有形状的,
他们像石头般沉重
句子像山脉般绵延:
句号和逗号压在书页上,沉甸甸的,仿佛很多硬币放在钱袋里。
【胡思乱想】:很神奇的比喻,句子像山脉般绵延,我相信词语是有形状的,正如我相信文字是有力量的。
(六)
弗里多林先生不听收音机,他听书,高高地摆在书架上的书。他听到的不是曲子,不是人声,而是一片寂静。这寂静正好符合他对人与人之间缺乏理解的沮丧。只有在互相叫骂、互相指责时,人们才会大声说话。意见一致时,就保持沉默。这些书,这些笨重又善解人意的杂志,用它们的绝对沉默,最忠实地表达出了弗里多林先生对人性的失望。
【胡思乱想】:只有在互相叫骂、互相指责时,人们才会大声说话。意见一致时,就保持沉默。这句很有哲理。
(七)
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街上的汽车、鞋柜里的鞋子、天上的星斗——书也如是,一旦数量超越了让人可以忍耐和掌控的界限,他们就会从对我们温柔以待的朋友变成仇敌,想用自己将我们埋葬。
【胡思乱想】:个人觉得这是无法反驳的事实。“一旦数量超越了让人可以忍耐和掌控的界限,他们就会从对我们温柔以待的朋友变成仇敌,想用自己将我们埋葬。”
初看这句话的时候会觉得很不可思议,这句话是假的吧?不是事实吧,可是,过往的经历和我的内心却告诉我,事实有时候的确如此。
不过看到这句,今天的脑回波第一时间却是突然链接到“人们对于仅仅比自己优秀一点的人,会觉得嫉妒,会对他感到不满,但是如果是比自己优秀太多的人,只会生出仰望。”
(十)
再想想,东西对你们来说价值几何,
因为你的心不会意识到,你缺少了什么。
【胡思乱想】想想确实如此,有些东西失去了好久,才会发现,不过看到这句,我却意外想到了其他的,如“被偏爱的总是有恃无恐”,也是神奇,可能是因为在我的理解中,有些人因为被偏爱,所以有恃无恐,所以失去的时候也不会第一时间意识到,因为你的心不会意识到,你缺少了什么。等后来发现了,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