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白日梦
我一直有个做作家的白日梦,昨天看到余华写的一本书《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其中有一篇文章也叫“我的文学白日梦”,有个桥段是这么说的。
余华是学医的,他室友也是学医并且很热爱文学,当他知道余华也像他一样的时候,他做为一个过来人,劝余华不要再去胡思乱想做什么白日梦了,并且对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的昨天就是你的今天”。
余华回的挺睿智也很有意思,“但我的明天不是你的今天”,那一年他刚刚二十岁,事实证明了他的预言千真万确。
于是,我琢磨出了个小的结论,我发现余氏姓的可能都有个文学白日梦,不信你掰个指头数数,余华、余光中、余秋雨……哪个不是大作家,这么想想,我的白日梦应该也快要实现了吧。
今天没写够3000千字,真心睡不着三余开泰
我最早读的是余光中,2017年他老人家去世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网上还掀起了一阵晒余老先生诗的事件,我也不知道这算是一种热切的默哀,还是一阵跟风式的套近乎。
不过,平日里不多见的诗作算是拥有了次得以被天下召见的机会,想必先生心里该是欣慰的。
最熟悉的诗作,应该就属那首“乡愁”了,应该是在初中语文课上学过。每次咀嚼念起来,似乎都有种与母亲隔岸对望的感觉。
小时候 ,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
我在这头 ,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
我在这头 ,
新娘在那头 。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
而现在 ,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
我在这头 ,
大陆在那头。
在先生的笔下,乡愁是游子不能与母亲相见的惆怅。放到当下社会,或许,是无数北漂、南下的打工人,不得不放弃与家人相聚相伴的时光,背景离乡、打拼奋斗的无奈感。
第二个认识的应该是余秋雨老师,比较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文化苦旅》,坦白说,我也没怎么读完这本书,只知道里面讲到敦煌一个愚昧道士的故事,卖了国家宝物却全然不知。
他的文学作品多会以真实的游记来进行穿插讲述,例如“行者无疆”,主要是对欧洲文明的考察、“千年一叹”,则是置身于伊斯兰文化。不过内容创作层面在我看来,还是挺有学究气,读上去甚至有些生涩难懂。
曾经有段时期,他经常活跃于电视荧屏,参加百家讲坛以及其它文化类的节目,到后面不知啥原因,又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我们对这个世界,知道得还实在太少。无数的未知包围着我们,才使人生保留迸发的乐趣。当哪一天,世界上的一切都能明确解释了,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十分无聊。人生,就会成为一种简单的轨迹,一种沉闷的重复。
——余秋雨 《文化苦旅》
不过,好的文字一般都饱含着对生活、对世界极其深刻的见解,所以它会永远具有现实意义,也就永远不会过时,就算淡出了大众的视野,但一旦被再发现或再挖掘出来的时候,依旧令人的思想感受鲜活。
余华我是在大学的时候,才开始看他的小说,记忆中的就是《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记得,那个时候我刚用ipad,里面有个app就是关于读书的,当时读书软件儿可没现在那么流行,为什么会看他的书,大概因为同姓吧,这是我俩得以相见的初因。
我记不清在哪篇序言里,他谈了一个关于作家素养的问题,这是我钦佩的开端。他的文风透着一股自然的犀利感与真实,所以那段时间我几乎一直沉迷于他的作品当中。
一本小说如果能吸引人从头到尾想快点儿看完,至少它成功了一大部分。如果同时,你还能从它里面领悟如何去写小说的一些方式,甚至寻找灵感的途径,并且内心认可它,那写这本小说的作家就差不多大功告成了。
余华就是这样一个作家,看过了就会想看下去,看下去了就不会轻易忘记的。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 ––––余华 《活着》
今天没写够3000千字,真心睡不着
两种作家
余华是先锋文学的代表,但正如他自己的归纳而言,他认为作家分为两类,一类是风格标签类型,通过几年的摸索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成熟风格体系,而后发展都是基于风格的延续;
二类是虽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成熟风格,但是根据题材的不同,风格会不断进行调整重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新题材的最好呈现。
他把自己归结为第二类,这也是他多变文风引起争议的原因所在。
对于读者而言,可能习惯于用一个标签来记忆文学作品的特征风格,什么朦胧、先锋、纪实……并且依据风格特征来寻找相关代言人。
有时,我在想这种界定是否合理,或许对于第一类作家,是合适的,但是对于第二类作家,又未免显得过于狭隘,因为他存在的可能性太多了。
或许,我们应该过于关注的是作品,而不是人本身。
今天没写够3000千字,真心睡不着睡前小思
看到三个家门的如此成就,我内心时常感觉到汗颜。人哪,纵使怀揣着同一个梦想,结局也是不尽相同。
如果说作家的梦是道龙门,至少他们都已跳跃成功,而我不过还在拼命拍打着鱼尾巴,像小丑在演绎着一出滑稽戏,别人看着好笑,自己妄想着苦尽甘来。
这似乎应证了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那句话,但真正值得追问的应该是“差距究竟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
好在我并非是个自怨自艾的人,也能慢慢借着光亮看清彼此间的差距,就在写作中不断实现自我打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
下一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