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
我还是希望自己管教,
他人插手,虽然是免费的,
但没轻没重,我会心疼。
谨以此文献给赶巧了是今天的“4.30国际不打小孩日”
如果能有一种变形记,
让没有孩子的人们为人父母,
尝试一周,
不,一天,就好了。
好端端的周末,大早上起来就被一个年轻人暴打熊孩子的新闻刷屏了。
扫了一眼新闻,知道了大概,视频没敢点开看,
确实是当妈以后变怂了,
对很多负能量的视频和照片消化无能,所以对此类事件我多半选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还是疏忽了,忙了一上午已经忘了这件事,结果随手点开的闺蜜群里发来的一条小视频,
结果还是被迫看到了那触目惊心的一幕。
心里顿时五味杂陈,一时无法平静。
赶上最近我还正在为赠品会动手的事情焦虑,这样的视频更是让我紧张。
我之所以竭尽全力想法设法的调教他,就是为了不让他有可能成为人见人厌的熊孩子。
变熊不被人喜欢还是小事,怕就怕像今天新闻里这样,
终有一日会不幸遇到以暴制暴的垃圾人。
视频既然都看了,按照阅读习惯就索性点开新闻看了看评论,想看看大众的感想,
毕竟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群体里的社会人,
他人的意见与看法还是很重要的。
果不其然,几乎一片欢呼,绝大多数人都在称赞打得好,
说实话,我心理早有准备,我知道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评论里间或几个为人父母的说上几句公道话,立刻被弹劾的体无完肤。
有网友看不下去了,说请大家换位思考一下,也立刻被人怒怼手撕。
同理心?不存在的,
没孩子的人就是没孩子,就算是自己曾是熊孩子,如今成人后,也会喊打熊孩子。
换做没孩子时候的我,弄不好也会这样盲目兴奋的大声叫好。
毕竟我也曾经动手打过熊孩子,
我也曾出言甚至出手替熊孩子的家长“管教”熊孩子,自以为替天行道伸张正义了。
一般在这类事件发生后,世界上就剩下两种人了:无孩、有孩。
从网络暴力方面来看,无孩的更加有恃无恐。
有些无需实名就能评论的媒体新闻下面可以看到更多更恶毒的字眼,
毕竟打字不用负责任,看不顺眼的都可以张嘴就怼,
有时间在评论区刷屏叫骂,撕逼杠精的,
恕我得罪,
大多没有成家没有孩子。
毕竟今天是周六,是一个需要与家人共度的日子,往往走亲访友聚会联谊。
有孩子的还要送孩子去补习班,要陪伴,要高质量陪伴。
没有影响到一秒钟几百万上下的要紧事,基本上都会放下手里的手机,
这种规律,不用想,从朋友圈就能看出来,
周六日的朋友圈都很少有人刷了,发一条,等两天都没几个人点赞评论的。
发得大多也是和家人一起的照片,孩子的照片,
总之,没有谁会闲的用周末上午的大好时光在网络上撕逼。
没孩子真好,可以用整个周末的时光来无所事事的刷手机,在评论区当大佬。
看到什么不顺眼的,可以有恃无恐张嘴就来。
看谁不爽就撕谁,你回怼不了,
他没孩子,没孩子就没有孩子熊的把柄,
他甚至可以为了无限量的怼熊孩子,拒绝生育,
身为父母,顾虑太多,这场仗是赢不了的。
想想自己当年就是如此,
打完熊孩子,不知从哪儿来的自信得意洋洋的发票圈炫耀,
被有孩子的朋友说了,我还丝毫不觉得有错,言语更加无畏的火上浇油,
结果呢?那位朋友也只是一声叹息之后说了一句,你也会有孩子的,有了孩子你就明白了……
直到有一天我也成了妈,
成了熊孩子的妈,
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弱势群体……
从怀孕治好了我的怒路症开始,
这两年来我变化真心巨大,
礼数、忍让、平和心、与世无争,
以前说一句话,可能有一半是”哔哔哔~“,
现在说一句话,里面肯定会有三个敬语。
退一步海阔天空,我现在已经退到了银河系外,
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现在能撑航母。
以前说一句话,可能有一半是不良形容词,
现在说一句话,里面肯定会有一半是敬语。
生孩子真的就像一个劳动改造的过程,
短短两年,一个孩子居然把我这30多年来铁打的不羁性格给彻底瓦解了。
只有真的亲生养育经历,才把我无知的气焰一点点湮灭。
我的孩子,我还是希望自己管教,
他人插手,虽然是免费的,但没轻没重,我会心疼。
(忍不住又想跟之前手刃过的熊孩子家长道歉……)
我现在回首过往,已经几乎感受不到自己无孩时那种有恃无恐的心态了,
完全想不到自己之前哪儿来的自信,指点他人做家长,
越是现在孩子越大,需要教的东西越多,我感到压力越大,
压力不仅仅来自于自己,也来自于社会的看法。
上期我写孩子动手这件事,有人跟我说,你太过焦虑了,
其实我倒是不想,焦虑毕竟也属于心理疾病。
可能是我方法不对,但是我肯定不能在赠品刚刚出现偏差行为的时候视而不见,
现在的无所谓,未来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我无法想象。
我必须竭尽所能将他的熊形态扼杀在最初,把他塑造成为五讲四美的新青年。
毕竟这个社会现在是如此,每个人都更看重自己。
大家不可能替你包容你的孩子。
影响到别人了,就是理亏,
只是怕那时候道歉都来不及了。
想说的说的差不多了,准备撂笔,
看到朋友圈里,一个无孩好友转了这个新闻的一个后续微博截图并加以点赞表情,
配图称孩子的家长非常开心,并坦言“早就想打他了”。
看着照片里熊孩子后面的爹那无法掩饰的笑容,
不仅让我想起了杨导,
他就曾在我为赠品动手打人这件事焦虑的时候跟我说过,
迟早会有人替我们去教训他的。
这就是当爹的吧……
他们觉得这是最简单教育方式了,谁小时候还没挨过揍?
挨谁的揍不是揍~
摊手……
简单粗暴见效快,不得不承认我也想这样,
但是能不能管教的更高级点文明点,
毕竟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会心疼,
所以再给我点时间,我还想再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