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为什么一定要赢?
看各体系内的评价,学业上的赢家是去当“学霸”,是用高高在上的成绩傲视群雄,是争取小中高重点学校的名额,是争取世界/国内前100的大学,是毕业后找到让别人艳羡的工作……事业上的赢家是做出亮眼的业绩,是获得领导的认可,是获取更高的位置,是去拿更高的工资,是持续不断地让别人眼红嫉妒……
似乎不“踩”几个人在自己脚底下,自己就输了一样。这样的导向不是很奇怪么?如果说“赢”是建立在同别人比较,特别是同自己周围的人比较之上去获得的,那么在比较中获得的这种“赢”的感觉,是否真有意义?
也许对习惯了这个“游戏”规则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毕竟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自我的定义,它取决于个人对它的判断。可这种“赢”有时带着大量的内耗和资源浪费,比如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大区的市场份额之争、机构内各部门之间的资源之争……为何这个规则弊端突显,人们却还要一边吐槽一边去适应?
一个人无法构成人类社会,社会的意识形态与价值取向完全由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决定,总归我们还是生活在由我们塑造的世界中,为什么一定要赢?若所有人都不再认为“赢”很重要,这个问题才不会是一个紧要的自我提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