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优儿

作者: 屯儿 | 来源:发表于2024-08-05 16:18 被阅读0次

只要俺们当地那种嫩嫩的小黄瓜扭儿一上市,从外地运到俺家乡,就在前几天,还以焦黄儿的“顶花儿”,绿得发亮的表皮儿,居高难下的价格,傲视同类的“水果黄瓜”,立刻马上就遭到了绝大多数人的嫌弃。

每年,临近正月结束,附近的菜农,才把这种长得细皮嫩肉,小巧玲珑的小黄瓜扭儿,送进当地的大小超市和农贸市场。

其实,小黄瓜扭儿有大名儿,叫个“美优儿”。

嘿嘿。

这小名儿,不知道是哪位高人给起的。

听着就招人稀罕。

说人家是小黄瓜扭儿,那只是人们随性而为的一种比喻。

其实,也并没有那么夸张。

只是在那些长得粗粗壮壮的“旱黄瓜”,和长得瘦瘦长长,浑身净刺儿的“水黄瓜”的大堆儿里,被显得体型更加小巧了一些而已。

“美优儿”出场的当天,便以36元一公斤的价格,把从过年开始,价格一直占据着“榜一”位置长达一个月之久的“水果黄瓜”,拉下了榜一的宝座。

对东北人来说,把长达五六个月的冬天,愣是以“诗和远方”的腔调儿,说成并不漫长,纯粹就是胡说八道。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本地菜农的大棚,也不得不进入到“冬眠”。

对吃进肚子里的蔬菜,其产地有特别要求的本地土著,若想吃到当地的蔬菜,只能靠两种办法。

一种是贮。

一种是等。

如果我说,“冬藏冬贮”这个词儿,应该就是专门为东北地区的老铁们“量身定制”的,估计没有什么人,会跟我杠精吧?

除了有五六个月冰天雪地的大东北之外,好像别的地儿,也用不着,赶在落雪之前,忙三火四地又贮又藏的。

西北地区的老铁们,用着用不着,也跟东北人一样必须要有“冬藏冬贮”这个过程,我还真不知道。

如果,把“冬藏冬贮”这个词儿,生拉硬拽到俺们东北老铁自己身上,还望西北地区的朋友多多谅解。

毕竟,孤陋寡闻这四个字,也是为孤陋寡闻者量身定做的。

东北人的“冬藏冬贮”,就是在秋冬之交那个时候,把包括但不限于白菜土豆大萝卜这一个系列的本地蔬菜,统统请进菜窖冰箱和大水缸。

这既是东北人,习以为常的一种常规动作。

当然,也是他们一种迫不得已的自选动作。

另外那一种想吃到当地蔬菜的办法,消极得很,也是一个字。

就是“等”。

当然,想吃到“大地”下来的蔬菜,需要等的时间应该会更长,也更考验人的耐心。

与“美优儿”一起,从大棚里走出来的本地蔬菜,从现在开始,在接下来的日子中,陆陆续续就会越来越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不知道最早出自于哪位高人之口。

说得一针见血,太到位了。

不是从外地运过来的蔬菜不好。也不是咱们刚刚吃了两天的饱饭,就撑得胡说八道。

而是,对刚刚被“美优儿”从榜一位置拉下来的,那种头上顶着一朵儿焦黄儿焦黄儿小花儿的“水果黄瓜”,泡进水盆里,𣊬间就染黄了一整盆水,感到忧虑。

一根儿“水果黄瓜”,泡进水里,就可以染黄一整盆水?

不能不让人感到不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优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gx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