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期炎症病灶,如果是往坏处发展,除了溃烂坏死,最后总是只有两个结果,一个是癌化,一个是钙化。癌化是组织变成了癌组织,并且这个癌组织会扩张,会侵袭旁边的组织。癌症病灶跟炎症病灶的相同之处是:有大量细胞不断死亡;不断有死亡的免疫细胞和其它细胞的残骸产生需要由免疫细胞来清理来搬运;有病毒或病菌或其它异物总之是有抗原存在;病灶会扩展蔓延。不同之处是炎症不发生细胞变异,即细胞内决定裂变后细胞特征的DNA结构没发生变化,而癌症是细胞发生了变异。DNA结构发生了变化。
那么钙化呢?钙化也是从炎症发展过来的,比较奇怪的是,最后是钙化结果的炎症都呈现出温和性,炎症病灶处免疫细胞与抗原的作战不激烈,死亡的细胞残骸同癌症一样也存在因处理搬运不及而造成积聚的现象,但与癌症不同的是没有集聚的现象。这些细胞残骸不断积聚,最后堵住了营养素供应的通道,又随着水分和其它成分(离子态物质、脂类物质)的脱离,最后只有钙沉淀在那里变成了钙化点。
为什么一个会造成细胞变异一个不产生细胞变异?为什么一个是炎症越演越烈一个却始终是温和地存在?太医虽然知道长期炎症病灶如果不痊愈就会有两种结果的可能,因此太医在表述癌症的来源时会这样说“长期炎症病灶往往会诱发癌症”,并不是说长期炎症一定就变成癌症。但太医不知道这种最后是组织钙化结果的长期炎症为什么会是长期温和的。
这种温和是细胞的某种因子控制的吗?如果有这种因子是否能将其培殖用于癌症治疗?太医又得恨自己才疏学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