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那些年的插秧时光

作者: 扶光晓梦 | 来源:发表于2024-07-29 22:14 被阅读0次

    -1-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给我们生动描绘了一幅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工,各尽所能,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大家为抢农时不敢稍有懈息。

    季节不等人,农事不能误。一旦错过了适时的农事活动,就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我的家乡那边通常只种一季水稻,上半年种植水稻,下半年种植小麦。通常3月底就要播种,俗称下秧。父亲都是提前买好水稻育种,放在水桶里浸泡足够的时间,然后装入麻袋中,待种子发芽后,直接撒到修整好的秧田里。

    在那个机械化尚未普及的年代,每一块土地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汗水与期望。父亲,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在太阳未露面时,就已经牵着耕牛,手扶着沉重的犁耙,开始了耕作。赶牛的吆喝声、牛的喘息声、犁翻土的刷刷声,交织成一首沉重的劳动乐章,回荡在空旷的田野上。

    耕完田后,父亲与母亲便头戴草帽,挽起裤腿,踏入泥泞的水田,将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插入泥土中。汗水浸湿了衣衫,泥巴沾满了双脚。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一点一滴地耕耘着这片土地。他们没有叫苦叫累,有的只是对丰收的憧憬和生活的坚韧。

    记忆中小时候,每到插秧的时候,父母都特别忙,总是早出晚归,似乎有干不完的农活。那段时间,每天早上起床、放学回家,我都看不到父母的身影,特别是放学回家的时候,家里的门总是锁着的,而我又没有钥匙,进不去屋里,只得坐在家门口,从书包里掏出当天的作业开始做起来。

    直到天渐渐黑了,父母才终于回来了。吃完晚饭后,他们却并没有去休息,而是拿着“秧马”去秧田地里拔秧,只为不耽误第二天下田插秧的时间。那会,我常常一个人在家,心里特别害怕,每天晚上都要开着灯睡觉。他们夜里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我一点儿也不清楚。

    后来,村里抓阄分田地,划分到我家的田地恰好就在家门前。穿过大马路,沿着田埂走进田野,望向北方,那一大片农田都是我家的。我那时年纪还小,也不懂这片土地到底好不好种。不过,在那时的我来看,分到这片田地应该是比较幸运的,主要是干活方便。

    每次放学回家,只要家里没有人,我就在想,父母是不是在田地里干活呢?然后,我就背着书包冲向田野里到处搜寻他们的踪影。过去,我家的田地都是东一块,西一块,不是连成片的。我都不太清楚自己家的田地在哪个位置,也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哪里干活,所以也没办法去找他们。

    年龄还小时,父母并没有让我下田插秧。只是在我每次放学回家之后,找他们要大门钥匙时,叮嘱我回家去把米饭煮好,然后把食材洗净切块备好。等他们回去之后,就可以直接炒菜,然后吃饭了。

    -2-
    插秧之际,为了不误农时,或许也是为了人能更轻松一点,村里人会请人帮忙插秧。这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农忙时节,大家都在忙,你家要插秧,我家也要插秧。所以正忙的时候,是很难请到人的。一般地,大家都是等自家的秧都插完了,才会出来找活干。

    有时,由于插秧的进度不一样,还会出现换工。因为有的人家很早就开始插秧了,而有的人家还没开始,于是就会和对方商量互相帮忙,即我家没忙的时候,先帮你家插几天秧;等我家忙的时候,你家再来帮我家插几天秧。

    那会,村里请人插秧,工钱还是挺贵的,挑秧工更贵,具体多少我也不记得了,还包三餐伙食。就这样,也不一定能请到人,还要提前和别人打好招呼,不然可能就去别家帮工了。

    插秧之前,先要拔秧。我没有拔过秧,只是看过父母或别人拔过秧。他们拔秧的速度都很快,双手配合,左右开弓。拔秧、捆扎、动作连贯,干净利落,一会儿功夫,就拔好了一堆秧苗。刚开始的秧苗,高度不够,只能用晒干的稻草来捆扎。待到长长了之后,就不需要稻草了,可以直接用秧苗自身来捆扎。

    往水田挑秧之前,还会统一给秧苗洗泥,这个活儿通常也是父亲干的。只见他两手分别抓起三四捆秧苗,在水田里甩来甩去,洗净的秧苗根须可细嫩白净了,然后有技巧性地层层堆放在畚箕上,再用带钩子的扁担一担担挑到田里去。

    之前,我总觉得洗秧苗好酷,以为这个活儿很轻松。其实不然,带泥的秧苗是非常重的,为了节省时间,不可能一捆一捆的去洗,所以还是挺累人。

    -3-
    没插秧之前,看着大人们插秧,还以为很容易。没想到的是,等自己真下田插秧了,才发觉这个不仅难,而且还好辛苦。大人们技能娴熟,秧苗插得又快又好,行伍分明,整齐笔直。但是我插秧不仅速度很慢,而且秧苗插得歪歪斜斜,间距不一。

    还记得第一次下田插秧的时候,大伯、大妈和姑妈也在田地里帮我家插秧。我刚好放学回来,正蹲坐在田边看他们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温柔的橘红色,气温也变得柔和起来了,没有白天那么酷热了,偶尔还有一阵凉风袭来。

    大人们拿起手中的幼苗,飞速地将它们插入水田里。不一会儿,在他们的身前,已经插好了一排排的幼苗,那么整齐,仿佛用尺子量过似的。他们怂恿我下田插秧,说能栽一点是一点,这块田栽完了好回家吃饭。

    本来我就有些跃跃欲试,他们也恰好说到我的心坎上了。于是,我赶紧的把裤子卷起来,打着赤脚踏入田里。田地里的泥立刻淹没了我的小腿,深的地方直接就淹到我膝盖了。浸泡在水里的泥土格外松软细腻,有种冰冰凉的感觉,光脚走在水田里,这细腻光滑的泥土还会从脚丫子中溢出来。短短的一段距离,让人仿佛经历了一场亲近自然的spa之旅。

    大妈在那边叫唤我,让我去她旁边插秧。于是,我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到大妈旁边,只见她一手拿起一把嫩绿的秧苗,抓住根的上面部分,教我一手分秧苗,一手插秧,还叮嘱我一定要把秧苗插进泥土里,并且不能插得太密集了,也不能插得太稀疏了,否则会影响秋天的收成。

    我低着头,弯着腰,按照大妈交我的方法,把秧苗插进泥土里。毕竟是初次插秧,肯定是赶不上大人们的速度。过了一会儿,我趁着拿秧苗的功夫,直起腰来,回头望了一眼,发现大妈已经在我后面好远的地方。我被远远甩在前面了。不甘落后的我,牟足了劲儿追赶,只期待能拉小两人之间的间距。

    不知道过去多久了,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去了,只余了一丝橘红色的光辉在空中荡漾。我感觉腰部有点酸痛了,于是直起身来,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然后,我又四处张望了一下,看到别人插的秧横竖都是一条线的,而我插的秧苗看着却歪歪扭扭,间距宽窄不一。有的地方刚刚好,有的地方就过于稀疏了,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慢慢变成这样了。一眼望去,简直是要逼死强迫症的节奏啊!

    于是,我把面前的秧苗拔了出来,又重新插下去。父亲看到了,问:“你在干嘛呀?”“这个......插得太稀疏了,我重新插一下。”我回答道。父亲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插的秧苗,说:“算了,就那样,你继续插秧吧!过后,那些空隙大的地方,我稍后再补点秧苗进去就行了。”

    虽然我插秧的速度比较慢,插得也不好,但是他们也没有要把我赶出水田的意思,还说让我再多坚持一下。在他们看来,不管我插秧怎样,多少也能帮他们消耗一点秧苗,这样就能尽早收工。有点不想干了,但一想到亲戚都来帮忙插秧了,我也不好意思闲着不干活儿,就还是咬牙坚持着。插秧这么累,他们也是一样累。真希望早点干完,早点收工回家!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依然还是能看到一丝丝光亮,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挂在了天空中,淡淡地。这块田终于插完了,我们也该回去了。腰弯久了,真是腰酸背痛!直起腰的那一瞬,我感觉腰好像不是自己的腰了。回去的路上,我一边颤颤巍巍地走在田埂上,一边和他们聊天。我和他们说:“我感觉自己的腰好痛啊!”他们笑哈哈地说:“小孩子哪里来得腰!”所以,我一直以为小孩子是不长腰的,只有大人才有。

    -4-
    没想到地是,打从初次插秧以后,我的苦逼生活便开始了。

    每次放学回家,我都被要求下田插秧。周末,才是最难熬、最痛苦的日子,尤其是艳阳高照的日子。好不容易放假了,却要被叫去插秧。炽热的阳光无情地洒落在广袤的农田上,炙烤着我们的身体。我戴着草帽,和父母一道在田间不停地插着秧,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不停地流淌,滴滴答答地坠落在浑浊的水面上,溅起一圈圈涟漪。

    偶尔直起腰想稍作休息时,一股眩晕感突然袭来,眼前仿佛被一层厚重的黑幕遮挡住了,视线变得有些模糊不清,整个世界仿佛在这一刻失去了颜色。我下意识地又弯腰将手插进泥泞的田地里,担心自己会因为失去平衡而摔倒在水地里。过了好一会儿,身体才缓过来,于是继续投入到接下来的劳作中。

    有点好奇,大人们不累吗?插秧的过程中,我几乎看不到他们直起腰杆或坐在田边休息。他们都没休息,我也不好意思去偷懒,只是心里想着:快点把这块田插完,好早点回去休息。所以,我也一直没停过,一直弯着腰,重复着插秧的动作,除了拿秧苗的时候,直了一下腰。一天下来,整个身体都麻木了,四肢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完全不想动。插秧的时候,真恨不得搬把凳子坐在那里插。

    晚上吃完饭后,还要在房间里写作业,真想躺在床上直接睡觉。对我来说,似乎只有早中晚吃饭的那段时光是幸福的。因为我插秧的速度比较慢,每次到了饭点时间,父母都是让我回家去准备饭菜,他们仍然还是在田里劳作。等到饭菜弄好了,我再去叫他们回来一起吃饭。

    两天假期过后,我的双腿要连着痛好几天,一走路就痛,只能放慢步子。有时,若是上衣不够长,弯腰时不小心露出了后背皮肤,在烈日炎炎下也是会晒脱皮的。不知道父母他们怎么样,有没有晒伤过。

    还有一天早上,我在院子里洗漱的时候,母亲突然打破了平静,不容拒绝地说道:“你今天不要去上学了,就留在家里帮忙插秧。我已经和蓉蓉说你生病了,让她帮你和老师请假。”

    母亲的话犹如一道晴天霹雳,一下子劈在我的心里,我整个人都呆住了。一直以来,母亲都非常严厉且强势,她的威严让我不敢不听。我内心虽然极度地不情愿,却无力反抗,只能沉默以对,因为反抗的结果是招来一顿打骂。

    “你待会洗漱完了,就去田里帮你爸爸插秧,我现在去弄早饭。”母亲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洗漱完后,我只能拖着沉重的脚步,不情不愿地走到那块水田边。站在田埂上,我怔怔地看着父亲在田间辛勤劳作的身影,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我也很想帮父亲减轻一下肩头的重担,但是我又不敢随意扯个慌请假不去上学。在老师眼中,我是个乖巧懂事、品学兼优的学生。我不想欺骗他们,也不想缺课。那份纠结,那份不情愿,折磨着我的内心,使我迟迟没有踏入那片泥田之中。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父亲看到我在田边站了好一会儿,于是关切地问到:“你到这儿来干什么,今天怎么没去上学呀?”

    “妈妈不让我去上学,她让我今天留在家里插秧。”我带着哭腔回答道。

    “如果你不想插秧,那就去学校吧!这里有爸爸就够了。”父亲说道,他的话语如同一缕春风,瞬间吹散了我心头的阴霾。

    我立刻转身,冲回家中,拿起书包就朝学校飞奔而去。

    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明媚耀眼。看这日头,时间好像不早了。路上,放眼望去,行人寥寥。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却越发的焦急,心想今天铁定是要迟到了。于是,我反手按着书包奋力奔跑了起来。我终于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学校,看到同学们在走廊玩耍。经过老师办公室门口时,我步履匆匆,目不斜视,不敢看向里面。直到我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才长长松了一口气。

    然而,令我惊讶和庆幸的是,我并没有迟到。第一节课就上语文,而语文老师恰好是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上课时,我不敢直视他的眼睛。我不知道蓉蓉是否真的帮我请了假?老师看到我来了,是不是会觉得有些意外?不是说生病了吗?

    -5-
    到初中时,一周才能回家一次。高中时,一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到高三时,甚至好几个月才能回家一次。因此,到农忙时节,我便很少插秧了。偶尔回去,遇上家里正忙时,也还是会下田帮忙干活。

    作为一位在农村环境中长大的90后,我的童年与青少年时期不可避免地与那片土地紧密相连。尽管我也曾迎着晨光,跟随父辈们的脚步,在田间挥洒汗水,体验着农耕的辛劳,但与父辈们所经历的艰辛相比,我的那份辛劳显得是如此的微不足道。

    如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的发展,许多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耕作。不过,我们那边由于地处丘陵,田地高低错落,大小不一,还是没有办法像平原地区那样完全实行机械化,但与过去相比,农民的劳动强度还是减轻许多。有的用机器插秧,有的还是人工插秧,有的就直接撒种播,只有耕田收割能完全依靠机器。

    曾经和父母一起在田地里弯腰插秧、嘻嘻哈哈说笑的热闹场面,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对我来说,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那是我们全家人共同奋斗的日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回忆那些年的插秧时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kw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