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统编本教科书解读方法

统编本教科书解读方法

作者: 小美_7fe9 | 来源:发表于2020-07-26 15:33 被阅读0次

      7月22日晚,有幸聆听了何捷老师关于《统编本教科书解读与使用》专题讲座,现将对于统编教科书解读方法的理解整理如下:

    单元导语好好读。单元导读中出示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何做到“好好读”呢?首先自然是“细读每一字,理解每一句”。目标表述就简单一两句,这一两句一定要读得细致,要知道“目标是什么”“目标如何达到”“目标有 何用”。例如统编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目标是“批注的方法”;达成目标的方式是“学习”;目标达成后产生的功能是“阅读”。可见,这一目标就指示着本单元教学要注重学习的是批注;要学会各种批注;学习批注后,其意义在于让阅读更加有效,将阅读推向深度。

      其次,教学目标不可能一步到位,一定会分散与化解到单元的各篇教学中。因此,接下来不要急着读“某一篇”,还是应该整体观照整个单元,看一看“每一篇”。读一读每一篇在落实目标上,到底承载着何种任务,达到什么样的“微小目标”。也就是说,大目标应该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分散到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去执行。一个单元课文教完了,这个大目标也就实现了。例如统编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而第一篇《牛和鹅》承载的是“学习多角度去批注”;第二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承载的是“学习质疑式批注”;第三篇《陀螺》承载的是“批注体会深的地方”。三篇教学共同完成总目标“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所谓“好好读”,就是要明确目标是什么,又要知道目标是怎么分解的。解读统编教科书,不要一下子扑到细处,应该站得高一点,先翻看整个单元,实行“统整式”解读。

基本法的口诀二:助学系统好好读。 统编教科书由三个系统组成:单元导读为“导航系统”;课文篇目为“内容系统”;语文园地,课后练习,交流平台,泡泡提示等为“助学系统”。当解读目标完成之后,应再次翻看整个单元中,散布各处的“助学系统”。

      例如,读一读每课的课后练习,读一读单元中出现的泡泡提示,读一读课文旁出现的批注……聚焦这些助力系统,对于解读有着以下几个作用:其一,确保目标达成。例如,课后练习与教学目标极为匹配,练习如果能完成,就能基本确保目标达成,练习就是目标达成的检测;第二,构思教学流程。课后练习的出题次序,课题下的“阅读提示”,交流平台中的对话内容等,都能为我们构思教学流程提供参考。

      关注课后练习、交流平台等助学系统,不仅是对“目标”的再次回望,也让即将进行的教学设计逐渐明朗。同时,完成对整个单元的整体把握。到单篇解读时,依然不忘这些助学系统在教学时的融入,让其成为教学中的检测环节,成为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就可以让教学设计有序列,有创意,让语文要素在教学中实现“软着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统编本教科书解读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nw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