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主题是:「一万小时定律」
10000 小时对训练一个人的技能,甚至对做出一款好的产品,都是必要的;没有这个保障,一切免谈。
-
亚马逊在硅谷的负责人说过 10000 小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在他看来,任何好的产品都需要花足够的人力和时间来打磨,花的功夫不够,得到的就是粗制滥造的水货。
-
在产品开发中,常常以「人年」或者「人月」来计算工作量,比如:投入 5 个人做 3 年,就被称为 15 人年的工作量。
在他看来小公司之所以能够做出好产品,是因为「聚焦+加班」。聚焦使得产品得到的人力较多,加班使得它提前积累到 10000 小时的门槛。大公司有时不聚焦,也不加班,产品磨到 10000 小时花的周期就长,很多机会就失去了。
但若是有人简单地认为自己在一个领域做够 10000 小时就能够出类拔萃,那就打错特错了,这只不过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已,远不充分(接下来就介绍四大误区)。
-
误区一:
简单的工作重复 10000 小时。(有些人的 10000 小时都是在从事底层次的重复,上封信中我提到的伪工作者就是这种人)再举个具体的例子:如果在中学学习数学,不断重复做容易的题,考试成绩永远上不去,当然不会有中学生这么做的,但是,在工作中很多人却犯这个错误。比如现在互联网比较热门,一些人学了一点点编程技巧也能挣还不错的工资,于是就守着这点技能每天在低水平地重复。
-
误区二:
习惯性失败。这一类人和前面讲得正相反,他们好高骛远,他们不注重学习,懒得总结教训;同时脸皮还很薄,也不虚心请教。他们迷信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岂不知简单地重复失败是永远走不出失败的怪圈的。因此这些人常常是时间花了很多,甚至不止 10000 小时,但是不见效果。在 IT 公司里常常能见到这种人,一个人在下面捣鼓东西,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
误区三:
林黛玉式的困境。林黛玉其实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人物(以后有机会和你聊聊林黛玉和薛宝钗),我喜欢她实际上是因为她很有内涵和才气,想问题想得很深,但这也是致命的弱点,她的才华越高,在自己的世界里越精进,对外界就越排斥(当然外界也排斥她)。我们知道一个概念内涵越来越宽,外延就越来越窄。你如果泛泛地说“桌子”这个概念,它包括非常多的家具,但是如果你说“法国洛可可宫廷式的核桃木贴面桌子”,世界上可能就没有几件了。林黛玉就是这样,她越是精进,到后来贾府里只有贾宝玉能够懂她。
我们很多人做事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来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有两类科学家,一类是掌握了一个方法,研究什么都是一流的,他们越往后路越宽,比如爱因斯坦、费米和鲍林(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化学家);但是也有一类,路越走越窄,比如发明晶体管的夏克利(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他对自己研究的晶体管越来越熟悉,就对其它技术越来越不愿意接受,最后无法和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同行交流。你会发现生活中有大量这样的人。
-
误区四:
狗熊掰棒子。10000 小时的努力需要一个积累的效应,第二次的努力要最大程度地复用前一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每一次都是从头开始。希腊科学体系和东方工匠式的知识体系有很大的差别。前者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任何发明发现是可以叠加的,你给几何学贡献了一个新的定理,几何学就扩大一圈。而后者不成体系,是零碎的知识点(甚至只是经验点),每一个新的改进都是孤立的,因此很多后来就失传了,以后的人又要从头开始。我们知道今天几乎任何一个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水平一定比 50 年前所谓的名医高很多。但是,今天没有哪个中医敢讲自己比 500 年前的名医水平高。这就是因为前者有积累效应,而后者没有。很多人读书也是狗熊掰棒子式的,做了一堆题,相互的关系没有搞清楚,学到的都是零散的知识点,换一道题就不会做了,因此时间花得不少,成绩却上不去。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
以上参考:
吴军老师的《硅谷来信》中的第二封「也谈 10000 小时」。
- 感悟:
- 误区一:
学会分辨哪些能力和工作是只有量变没有质变的积累效应的,把眼光放在未来。 - 误区二:
凡事要有目标,要有关键的时间节点,设定必要的量变积累的时间,提供反馈。 - 误区三:
积累的方向很关键,方向决定了量变和质变的最终收益。 - 误区四:
做那些具有质变的事情,主动积累具有质变效应的能力。总结:分辨方向,积累量变,设定目标,设定时间,促成质变。
- 误区一:
祝安好!我们下封信再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