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读书
清明与古人对话

清明与古人对话

作者: 子珏510 | 来源:发表于2021-04-05 22:27 被阅读0次

    掐指一算临习简牍约莫3年多了,令人汗颜的是,至今没有能够称之为作品的墨迹可以展示。是天资缺乏还是功夫不到,暂且不论,与古人的思想差距,无不是习书过程中的最大障碍。

    今年清明小长假,难得的好天气,关键是无人打扰的悠闲心情可以相伴。为之前断断续续地读贴和临帖,来一次“地毯式清查”,烹一席“回锅肉”。

    临习简牍,尤对居延简钟情。翻开简牍挖掘历史,1930、1972年-1976年和1986年,在甘肃北部的额济纳河流域的古“居延”地区,几次发掘获数万余枚简牍。由于古居延地区是驻军屯田之地,故简牍内容涉及政治、军事、诉讼、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是日常实用文书,书写时随意自如,其书法便呈现出轻松直率之意。

居延简中,对“甲渠侯官简”更加感兴趣。2万多枚简牍,发掘于该烽火楼附近的一个仓库内,有的说这里原来是茅房。无论埋藏在哪里,也丝毫不影响其文字的艺术气息。反复观其结字,均呈现西汉简的中官紧收、四周发射、横势为主等特点,八分的波磔时有时无,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字内笔画虽有连带,字与字之间却是相互独立,笔势贯通,每行章法布局任笔为体,自然开朗,。

居延汉简书体基本上为隶书章草,从字形上看,有的字形工整,结体严谨,有的率意急就,不拘一格。字体应时代演化而分派,书风顺潮流而易变异。或东汉史晨之神韵;或轻灵乙瑛之飘逸。其字体应时代演化而分派,书风顺潮流趋势而变异。

简牍书体之所以夺人眼球,就在于生气活跃,自由流动。这些来自民间和下层千百万不知名的书家所创立的书法艺术成果,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永恒的生命力。

居延简中,我对“甲渠侯官简”更加感兴趣。反复观察古人字帖,其结字基本也是延续西汉简的中官紧收、四周发射、横势为主等特点,八分的波磔时有时无,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字内笔画虽有连带,字与字之间却是相互独立,笔势贯通,每行章法布局任笔为体,自然开朗,

居延汉简书体基本上为隶书章草,从字形上看,有的字形工整,结体严谨,有的率意急就,不拘一格。字体应时代演化而分派,书风顺潮流而易变异。或东汉史晨之神韵;或轻灵乙瑛之飘逸。其字体应时代演化而分派,书风顺潮流趋势而变异。

简牍书体之所以夺人眼球,就在于生气活跃,自由流动。这些来自民间和下层千百万不知名的书家所创立的书法艺术成果,是人民群众辛勤劳动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永恒的生命力。

学习简牍书体,尤其是居延简,更要切准其随意而不散乱,飘逸而不慌辙。笔画灵动背后,隐藏着书写者对书法艺术的审美理解。

相关文章

  • 清明与古人对话

    掐指一算临习简牍约莫3年多了,令人汗颜的是,至今没有能够称之为作品的墨迹可以展示。是天资缺乏还是功夫不到,暂且...

  • 与古人对话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因为你没离开过波士顿,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

  • 与古人对话

    我把临写古代的经典法帖(也叫法书)看作是与古人对话。每次买到一个新的碑帖,我都很高兴的揣摩再三,就像看小说一...

  • 与古人对话

    走进博物馆,了解一段历史,与古人对话。 一直以来,都觉得文物是有温度的,陈列在展厅里的那一件件,都...

  • 临帖——与古人对话

    与李斯、赵高神交 与西晋对话 与米芾请教

  • 与古人对话9.9

    古人总喜欢借物、借景抒发自己的心情或苦闷 ,或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如苏轼“谁道年老无再少?门前溪水复西流,...

  • 与古人对话(二)

    昨天写的《与古人对话》,只写了一半,便被嫂子叫出去看日落了,匆匆收笔,却又觉得想写的东西还未写完,今日续写...

  • 于无声处静读书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个人活动,非常孤独,是一个人在与历史对话、与古人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的一个过程。现在社会...

  • 与古人对话     与文化同行

    收藏是一门学问,但首先它是人的一种爱好,这种爱好往往建立在非常喜欢的基础之上,否则便不会长久。 收...

  • 与古人的冬天对话

    深夜读冬诗,看了半天,还是李清照最专动情,张元千最高雅,朱敦儒最好玩,我的,最附庸,因此,最一般。 《清平乐·年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清明与古人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sjk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