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古人对话

作者: 自在天狐 | 来源:发表于2020-03-31 14:17 被阅读0次

      我把临写古代的经典法帖(也叫法书)看作是与古人对话。每次买到一个新的碑帖,我都很高兴的揣摩再三,就像看小说一样把它先浏览一遍。然后拿着毛笔把这个东西,不管它这个有没有石花,是不是斑驳,清不清晰,我先把它通临一边。这时候逐渐的有点熟悉的感觉,完成了第一步。

      再慢慢的看他的笔法章法,好的地方好的字形特征,如果是光练钢笔而言,这样就已经够了,照着勾勒足矣。但是毛笔书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揣摩,日夕相对。久而久之,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把一个帖子给弄熟。当然就算临写功夫还不错,依然要花长时间。同时攻山要攻一点,在广泛浏览四下临写的同时,时不时还回过头来继续临写自己最经典、最擅长、最核心的技法和最喜欢的那个碑帖,重复重复再重复。

      但总体而言不可直接进入明清时期的作品,还是要稍微早一点,最好是找到魏晋时期,与钟繇、大小王等人朝夕相对,才取法上得其中。这样保证了就算我们必须手头功夫不到,但是眼睛境界一定要到。在此基础之上,才可仰望与古人对话的高度。而笔入纸上,招招不俗也。

      我们在写的时候还是要注意以实用为主。那我们如果没有那种环境怎么办?那尽量的模拟那种环境,写着写着神而明之,就会发现与古人对话,顺畅起来了,提到古法方面,目前我觉得最好的是浙江大学的于钟华老师,他的系列讲座大家可以去看看。谢谢大家的关注。

相关文章

  • 与古人对话

    你只是个孩子,你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因为你没离开过波士顿,所以问你艺术,你可能会提出艺术书籍中的粗浅论调,有关米...

  • 与古人对话

    我把临写古代的经典法帖(也叫法书)看作是与古人对话。每次买到一个新的碑帖,我都很高兴的揣摩再三,就像看小说一...

  • 与古人对话

    走进博物馆,了解一段历史,与古人对话。 一直以来,都觉得文物是有温度的,陈列在展厅里的那一件件,都...

  • 临帖——与古人对话

    与李斯、赵高神交 与西晋对话 与米芾请教

  • 清明与古人对话

    掐指一算临习简牍约莫3年多了,令人汗颜的是,至今没有能够称之为作品的墨迹可以展示。是天资缺乏还是功夫不到,暂且...

  • 与古人对话9.9

    古人总喜欢借物、借景抒发自己的心情或苦闷 ,或表达自己远大的志向。如苏轼“谁道年老无再少?门前溪水复西流,...

  • 与古人对话(二)

    昨天写的《与古人对话》,只写了一半,便被嫂子叫出去看日落了,匆匆收笔,却又觉得想写的东西还未写完,今日续写...

  • 于无声处静读书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个人活动,非常孤独,是一个人在与历史对话、与古人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自己对话的一个过程。现在社会...

  • 与古人对话     与文化同行

    收藏是一门学问,但首先它是人的一种爱好,这种爱好往往建立在非常喜欢的基础之上,否则便不会长久。 收...

  • 与古人的冬天对话

    深夜读冬诗,看了半天,还是李清照最专动情,张元千最高雅,朱敦儒最好玩,我的,最附庸,因此,最一般。 《清平乐·年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古人对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nuw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