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昨天发文的, 结果家里wifi出现故障,干脆看书了。
< /写在宅家的第43天
✈️ Apr 我的踪迹
🎧 Listening
《Work the system》- Sam Carpenter
📖 Reading
重读《The 4-Hour Workweek》- Tim Ferriss
📹Watching
Silicon Valley
Decoding bill gates
大力推荐关于比尔盖茨的纪录片,很有意思;不过印象最深的不是他当年怎么创立微软或如何幸运找到另一半,更感概的是他和巴菲特之间的友谊。
人生的一大幸福:找到真正懂你的人。
这个四月份,还在大马槟城,不过如无意外应该在这边待到疫情结束了,也已作好最坏的打算:一直宅;不过感觉自己算挺幸运的,选了相对安全的地方,还可以出门逛逛;一个人住在一栋大房子,还自带印尼庸人:)
但,一个有趣的发现:无论住的地方多大,真正用到的地方也就房间和客厅。
也不知不觉素食了一个月,但我不是vegan也不为减肥;当初封城后一直吃外卖挺厌了,然后住在隔壁的房东看我叫了一段时间外卖和企图自学后,就说要不要我们顺便也准备吃的给你,反正多个人多双筷,但我们是vegan噢 👀
刚开始抱着体验性的心态,想着实在吃不惯就继续外卖好了;结果一个月下来,竟然有三个意外惊喜:
1.身体没异样变化
之前每当碰到vegan还在想:不吃肉能有足够精力吗?原来,真的没影响。
2.素食的多样性
单纯我的本以为一周就会十分腻,但原来素食也很多不同的搭配。
3.其实真的需要吃肉吗?
我当时还提前买了一下肉食以防不时之需,结果还在冰箱原封不动。。
一个月的素食小实验:完全颠覆了我对食物和营养的认知。
除了以上的二个小发现,我本来以为一直宅会挺无聊,应该也没啥好说,毕竟少了以前飞来飞去的精彩生活。
但,原来独处越多,效率越高、思考越深度:
生活
Schedule distraction not productivity.
这个月的一大尝试,把手机社交媒体时间限制到了半小时;除了signal比较重要的联系人,其它基本只会集中统一回复了(hints: 加入星球能添加我的个人signal)
发现正正是各软件的小红点导致很难达到心流,现在微信基本每天就看五次,统一回复信息;之前工作会把手机静音,但现在干脆把全部提醒关闭了,只有在想看的时候才看;有个好处:少了很多有一句没一句的无意义交流。
之前看到一篇博文提到:其实每个人最自然的心理状态默认是开心的,只是在外物干扰下,出现自我对比&怀疑,才出现莫名的焦虑&不安;老实说,我之前偶然也会:例如会把文章的阅读量和其它人对比,但想了想其实也没意思:兴于流量,亡于流量,感觉真正的赢家是看谁能跑得更久。
所以在全球抢眼球的时代,已经放弃研究那些伎俩;选择最蠢也最有效的办法:持续输出有价值的信息。
工作
Working my own system
< 逐步完善个人系统
花了一个下午,将自己的所有被动、主动收入列了出来;也重新看了一遍《The 4-Hour Workweek》,打算逐步减少私人咨询时间,花更多的时间打造被动收入才是王道;毕竟花钱换时间,还是低级。
< 慢慢对接各国移民项目
本来计划这个四月份在黑山的,结果。。庆幸还有无边界的互联网,现在基本一周对接一到二个国家,也不想太快,毕竟慢慢来比较快。
< 预计六月份公开公司的中英文网站
再不公开,感觉我的完美主义能拖到年底。。
< 官网公开前后估计会进行一次招聘
但这次玩新的,有意的不妨直接添加微信号:nataliamok 📱 感觉需要一点时间的双互了解,才能做更好的决定。
学习
To a man with a hammer,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这个月大部分时间泡python,思考、看书。
感觉大部分人偏好使用习惯性的方法解决问题,而不会去思考怎么可以利用工具提高效率;但我是那种愿意花时间尝试不同工具,从而实质性地提高效率;但其实无论是编程、写作、语言都只是达到某目的的工具,如何利用工具才是最值得思考的。
正如有人学习英文是为了应付考试,但我学英文是为了看更精彩的世界。
感悟
Escape competition through authenticity.
保持原创才能抛离对手
偶然发现文章被越来越多人抄袭 ,以至打算暂停创作;但思考了一晚,感觉也没必要太介怀;主要这些抄袭的人也注定做不大,因为保持原创才没对手。
Say NO
多说不
其实80%的人和事都是不值得浪费精力的;不要尝试讨好或服务全部人,只会注定fail.
Compounding Relationships
建立长期关系
感觉时间和突发才是真正验证一个人的良药;现在越来越不排斥出现突发事件,因为这是好机会帮助看清哪些人值得深交等;例如第一时间找借口、推卸责任的,基本可以远离。
Nomadism
最近经常被问到的:习惯了自由自在的游民生活,现在只能宅家会很不适应吗?🤔 没有很不习惯,感觉现在的生活也是另一番体验;其实真正的自由/快乐来源于内心,不是外界。
这个月出炉的九篇文
荐文
这个月好玩的发现
这个月最开心的发现是Jarod提到的Roam Research简介及快速上手教程
出于好奇心,捣鼓了一个下午,然后彻底入迷;因为它解决了一个困扰我很久的问题:例如以前会碍于思考这个点记到哪里,然后干脆就不记了;Trello和Notion亦如此,但Roam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可以随意地在不同版面作记录,然后/link回去 🔗
还可以层层连接,就像我们的大脑。
感觉这样的笔记方式就类似冥想,把头脑凌乱的东西毫无限制地释放出来,逐步整理,探索关联。
感觉这和我最近看的哲学书里中谈到的道理大概一致:假如人生的前部分属于自由探索,做加法;那么下一阶段应该就是在不同中找到链接,区分哪些值得长期投资&研究(朋友/ 合伙人/项目/主题等)逐步删减短暂、易逝的。
正所谓,少即是多。
感谢大伙过去一个月来的支持
If you enjoy my artical, the best way to show your support is to forward this artical to friends so they can enjoy reading too.
#sharingiscaring
Thank you and see y'all in May.
Stay tuned for more!
更多往期文章👇🏽
June / July / August / Sept / Oct / Nov /Dec
Natália
日常在地理套利的文艺金融女
nataliamok.c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