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曾养过蚕。每年春天,桑树开始发芽了,就有村干部来家里问,今年要养多少蚕呀?我们家人丁稀少,奶奶一般就报了“两三厘”,而认定充足的家庭通常会报“一张”甚至“两张”。
不久,就有负责蚕桑的干部把孵出来的幼蚕分给各家各户。刚孵化出来的蚕非常非常小,灰黑色,像蚂蚁一样。奶奶通常是拿一个小纸包,把它们包回来,拿最小的簸箕铺上纱布,再把小蚕放上去,然后采回最嫩的桑叶,切得细细的,仔细地给小蚕撒上。
为避免有“密集恐惧症”患者,就不上蚕的图了那时,好奇的我曾问爷爷,“蚕是怎么来的呀?”
爷爷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大财主出门做生意,很长时间没有回来。他的女儿非常想念自己的父亲,但她无法自己出门寻找父亲,于是对家中饲养一匹白马说:“马儿啊马儿啊,如果你能把我的父亲带回来,我就嫁给你为妻!”
谁知,这匹白马真的听懂了她的话,挣脱了缰绳跑了出去。没过几天,白马回来了,背上坐着她的父亲。父女相见,自是十分欢喜。而白马被关回了马厩里,却是一天天消瘦下去。
大财主很是不解,便询问其中缘故。女儿将之前的承诺告知了父亲,父亲很是生气,谁愿意将自己心爱的女儿许配给一头畜生呢?于是,父亲下令将白马杀死,并剥下皮晾晒在院子里。
有一天,这位姑娘经过院子时,那张马皮忽然飞了起来,将她团团包裹住,带着她飞走了。大财主万分焦急,四处寻找,几天后才在一棵树上找到了被马皮包裹的女儿。
可这时,女儿已经和马皮连成了一体,并开始吐出了细长的丝线。人们将这个“马头白身”的怪物称为“蚕”,而那棵树就是“桑”。
所以,蚕神也被称为“马头神”或“马头娘娘”。
没想到,多年以后,我居然在一本德国人写的书里读到了这个故事。
《丝》《丝》是一本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历史小说,它讲述的是一段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故事。
公元6-7世纪,中国经历了南北朝的乱世和隋朝的短暂统一后,迎来了唐朝的大一统局面。同一时期的西方,东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为争夺东西方商路和小亚细亚霸权而展开征战,史称“拜占庭-波斯战争”。
事实上,这场战争早在古罗马时期就已埋下伏笔,最初,两国的矛盾主要集中在领土归属;后来,罗马帝国将基督教定位国教,波斯帝国则加强了祅教的统治,两国之争又带上了宗教色彩。短短四百年间,两国边界冲突不断,但都没有影响到东西方之间的商路流通,成千上万珍贵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被源源不断地送往拜占庭帝国以及欧洲其他各国。
但这一次,波斯帝国下令封锁了所有贸易线路。丝绸就如同拜占庭帝国的血液,没有了血液的流通,巨人即将面临崩溃的危机。
因此,为了破解丝绸的秘密,两位拜占庭皇族受皇帝之命,打算穿过敌国波斯的领土,潜入丝绸源地“赛林达”——即中国。他们一路风餐露宿,沿着皇帝大道终于抵达“赛林达”最西边的丝绸园,如愿取得了那能够吐丝的虫子——蚕。他们将蚕藏在手杖里,转身踏上归途。
尽管这一路他们遭遇了追兵、强盗、沙尘暴,甚至游牧人的军队,其中一人还因此而命丧黄泉。然而,最大的困难还不在此。随着时间的流逝,手杖里的蚕一天天长大,并一一结茧。一旦蚕破茧而出,他们的所有努力都将前功尽弃……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几只在中国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小虫子所织的茧,竟然在千年前决定了遥远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岸边一座帝国的命运?这简直如同天方夜谭一般。
然而,这并不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它竟然是历史上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件。
普罗科匹厄斯公元五世纪末六世纪初,拜占庭帝国诞生了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在他的著作《战争史·哥特战记》中,就详细记载了这个关于“东土盗丝”的事件:
这时,有几个僧侣,自印度来到拜占廷。他们听说查士丁尼皇帝不愿再从波斯人手中购买生丝,便来求见皇帝,陈述他们能有办法使拜占廷不再向它的敌人或其他国家购买生丝。
据他们说,他们曾在印度诸国之北的赛林达国(即中国)居住多年,得悉养蚕之法,并可将此法传入拜占廷。于是查士丁尼对于此事详加询问,察看他们所说是否真实。
该僧人等称丝实系蚕虫所吐,虽然不易将活的蚕虫携带到拜占廷,但将蚕子带到拜占廷并不困难。并说这种蚕虫产子其多,如果将蚕子置于暖房中,即可培育出幼蚕来。
查士丁尼听罢,就许诺他们若能将蚕子弄来,必给他们重酬,并催促他们赶快行动起来。于是他们前往赛林达国,将蚕子带到拜占廷,并用蚕子孵出幼蚕,用桑叶来喂养,遂使得在罗马的领土上育蚕产丝成为可能了。
根据普罗科匹厄斯的记载,迪尔克·胡泽曼将之改编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丝》。
迪尔克·胡泽曼是德国著名的考古学家、自由记者,出版过多本历史专书,其著作主要以罗马时代为题,同时也撰写过有关尼安德塔人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专书。2015年,他的第一本历史小说《献给查理曼大帝一头大象》一经发表,就大受欢迎,如今已被翻译成五种语言(然而此书尚无中文版)。2016年,迪尔克·胡泽曼发表了第二本历史小说《丝》。
可以发现,迪尔克·胡泽曼非常善于从一个极其微小的事件或事物切入,来引出事件背后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变化。虽然我没有读过《献给查理曼大帝一头大象》,但可以想像得到,必定是以“大象”为切入点,来状写查理曼大帝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
而《丝》也是如此,从小小的丝绸入手,以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为大背景,既描摹了拜占庭-波斯战争的紧张胶着,又涵盖了游牧人和波斯人之间的冲突,甚至还提到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
确实,佛教自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在魏晋时期逐渐兴盛。书中的女主角赫连翠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她甚至愿意为了信仰而抛弃自己的家族和权势。
丝绸之路尽管迪尔克·胡泽曼是德国人,但这本历史小说并不难读,相反它非常具有中国风情,情节跌宕起伏而扣人心弦。加之他身为考古学者的身份,书中的不少细节都来自真实的史料,因而显得极为可信。
如果说非要有什么缺点的话,那恐怕就是对某些佛教偈语的引用有些让人费解,比如这段:
这个世界就像早晨的一颗星,湍急河流中的一个气泡,夏日天空里的一道闪电,一盏闪烁的灯,一个幻影或一场梦。
我想了半天,突然发现,这不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吗?
最后,推荐一部纪录片——《河西走廊》(B站就有资源),结合本书一起服用,你会更加向往那片土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