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0天共修论语正式打卡的第28天。因为今晚公司内部要举办读书分享活动,预计会搞到比较晚,所以今天决定早早的听课,写文字,把今天的打卡完成。以下是今天学习的内容:
01
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齐国的制度经过改革,就能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的制度经过改革,就能走上正道。”
学习心得:
这句话现在讲的比较少,主要是它的实用性不那么强,而且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要理解这句话需要了解孔子当时身处的一个时代背景,在春秋时期,齐国的经济发展较快,而且实行了一些改革,成为当时最富强的诸侯国。与齐国相比,鲁国经济的发展比较缓慢,但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备。所以孔子说,齐国改变就达到了鲁国的样子,而鲁国再一改变,就达到了先王之道。这表现出了孔子对周礼的无限崇尚之情,在孔子看来,“道”是天下的最高原则。
02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是古代一种盛酒器具。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这还是用来祭礼的觚吗?这还叫觚吗?怎么能算觚呢?”
学习心得:
这里是说,孔子看到一个酒杯与原来叫作“觚”的酒器已经不同了,但是人们依然叫它“觚”。孔子就不满,认为既然东西已经名不副实了,只是徒有虚名,应该赶紧给它正名,使其名实相符才是。在这里,孔子借助“觚不觚”感叹,讽刺当时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现实。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告诫我们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03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予,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儒客先贤。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
逝:去救。 罔:诬罔,愚弄。
井有仁焉:也作“井有人焉”。
这句话的意思是: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不让自己陷人井中;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学习心得:
这句话的背景是,因白天睡觉而受到孔子批评的宰我,开始向孔子提出挑衅的问题: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没有正面地回答。他认为君子会想方设法救助落难的人,但不会陷自己于危险境地。然后批评宰我问的问题不道德,说君子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这里也可以联想到与之相对的一个人颜回,颜回对于老师教的知识从来不提出质疑,只是自己去思考,然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我们求学就要有这样的态度啊。
04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畔:通“叛"。
矣夫:表示强烈的感叹。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学习心得:
这句话是告知我们,教育的作用可以让人不再离经叛道,但前提是应当广泛地学习古代典籍,而且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但事实上,如果把这句话放在现代,所有的一切都一直墨守成规,那就没有了创新,所以对这句话要辩证的来理解。
05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南子:卫灵公夫人。当时把持着卫国的朝政,行为不端,与很多男子有染,名声很不好。
说(yuè):通“悦''。
矢:通“誓"。
所一一者:相当于“假如……的话",用于誓词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很不高兴。孔子发誓说:“我假若做了什么不对的事,让上天厌弃我吧!让上天厌弃我吧!”
学习心得:
这说明人言可畏啊,所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就是如此了。哪怕是孔子,也会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遇到备受流言困扰的时候,足以说明,“人言”的破坏力有多大。由此,让我们想到现在的网络暴力有多可怕。
06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折中,调和,无过之也无不及。
庸,平常,普通。
鲜(xiǎn):少。
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等的了!但人们已经长久缺乏这种道德了。”
学习心得:
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做事要合适。但事实上,现代人很多可能对“中庸”有误解,包括我自己,认为中庸就是马马虎虎,不上不下,及格线就好了。但其实不是这样的,真正的中庸应该是将合适做到极致,是孔子学说的一种最高道德标准。
举个例子,比如暴力和懦弱的中间是勇敢;奢侈和吝啬的中间是慷慨;自卑和自大的中间是自信;放任和独裁的中间是信任,等等,但所有中间这些好的东西,都需要把握一个度,而这个合适的度极难把握,所以一个人要修炼到中庸也很难,是值得我们毕生修炼的道德准则。
联想到现在大家对“中庸”的误解,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的大脑的特点就是能不使劲就不使劲,所以网上流行的东西,大部分就是简单化的东西,都是口号化的东西,因为人的大脑不容易接受复杂的东西。那由此换个角度来说,如果你愿意下点功夫认真学习,学习批判性思维,你就会和大部分人不一样。
07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的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
病:心有所不足。
夫(fú):助词,用于句首,提起下文。
这句话的意思是: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帮助众人生活得很好,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德呢,那一定是圣德了!尧和舜大概都难以做到!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推己及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学习心得:
这句话是孔子对子贡的教导。他告诉子贡,若想实现博施济众的理想,首先应该成为一个“仁者”,而仁者的标准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个标准很高,要求一个人具有卓越的才能去“立”别人,并且有愿意“立人”的高尚品格,“己欲达而达人”也是如此。能做到这一点,便是仁者。仁者再进一步,就是追求博施济众的圣境。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做法推己及人,在普天之下推行仁义,就有可能实现博施济众的终极目的。
与之相似的是,还有另外一句话。在孔子的看法中,个人修炼有三重境界,分别是: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的大意是: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养自己使人们安乐,修养自己使全体百姓安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