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道法自然:《道德经》对话现实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道德经》对话现实 第二十五章

作者: 王道明 | 来源:发表于2023-09-23 20:08 被阅读0次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译文】有浑然之物,在天地之前已经存在。它无声无形,独立自有而永恒不变,循环周行而永不停歇,可以说是天地之母。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给它表字为道,又勉强给它起名为「大」。道大无边则往而不显,往而不显则遍行致远,遍行致远则周而复返。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项,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的运行法则是自然而然。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句话可能是道德经在民众中流传最广,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一句话了。

其实理解道德经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

这句话多简单?

直译过来的内容就是老子想传达给世人的奥秘。其实这也确实是道德经的核心。

老子思想的核心,清静无为,道法自然。无为就是不妄为,不妄为,就是顺其自然。这样理解起来不困难吧?

道法自然:事情是啥样就是啥样,别瞎说,别妄为。能做到这一点,基本上离道就不会太远,怎么样?简单吗?

嗯,这是个原则,但具体实施的话,其实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那是因为人自己的局限。

两大局限,一是私心杂念,二是认知水平。

这里延伸一下,王阳明的心学,其实核心也在于此。王阳明说“致良知”也就是去除心中的杂念,看到事情的本真面目。进而能够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推动事情向前发展,就是“知行合一”了。

相关文章

  • 道法自然思想解读

    “道法自然”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为了更好地理解“道法自然”的意思,将分...

  • 币市“勃起”理论帮你在牛市初期完美建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摘录自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老子说道法自然,道无处不在,故而勃起也...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道德经第25章分享暨播种月祝福》连载25 以下为您奉上从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中衍生出的悟道心得: 一、《道德经...

  • 如何设计死亡之旅?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译文】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

  • 浅谈老子的“道法自然”

    先从“道法自然”的出处说起。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老子首先以极简约的文字郑重阐述了什么是“道”——道,是...

  • 2022-05-19/随写

    听人聊天聊到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句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名言,释义讲:人类的运动、变化...

  • 晚读❤️对未知要心存敬畏,这样的人生就会越走越光明。

    《道德经第25章分享暨播种月祝福》连载29 以下为您奉上从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中衍生出的悟道心得: 十七、《道德...

  • 晚读🌹“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处世观

    何谓轻?何谓重?何谓静?何谓躁? 老子继在《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提出了“道法自然”之后,到了本章又以一种非常肯定的...

  • 赵玖的东方精神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来自《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翻译过来就是老子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

  • 道法自然的非遗技艺——白茶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法自然:《道德经》对话现实 第二十五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ewx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