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伊朗长大》是一部根据玛嘉·莎塔碧所创作的同名绘本小说改编的动画电影。
影片从女孩玛嘉的视角,讲述了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的故事。随着一朵茉莉花儿从树梢飘落,辗转各地,伴着生动活泼的配乐,这部电影被赋予了淡淡的茉莉花香……
毋需赘言,要想真正看懂《我在伊朗长大》,需要对其背景有基本了解。分析整理所搜集资料,我列出以下时间脉络:
·卡扎尔王朝(1794年——1925年)
·巴列维王朝(1925年——1979年)
王朝有两任执政者,父子君王礼萨汗(1925年——1941年在位)和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即沙赫。(1941年——1979年在位)
【影片中玛嘉父亲告诉玛嘉真相时提及。(在影片6:10——7:42位置)】
·伊斯兰共和国(1979年——?)
从时代背景出发,我倾向于将《我在伊朗长大》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玛嘉作为一个孩子,经历了伊斯兰革命时期和两伊战争的爆发,经历了叔叔阿努什,革命女子妮露法,无护照出国疗养最终死去的泰尔叔叔……童年时代的她被伊朗的人,事,物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她聪明,勇敢,能言善辩,但正是因为她的放荡不羁令父母感到担忧,于是将十四岁的她送往维也纳上学。
第二部分,玛嘉虽在地理上远离了伊朗,然而每当她说出自己来自何处,总会被贴上极端主义和宗教狂热的标签,令人畏而远之。但即使这样,她还是战胜了自己,毫不退缩,承认自我。后来的她经历了一场被背叛的恋爱,痛不欲生的她患上支气管炎,最后在电话中和父母请求回家。第三部分,回到伊朗时,两伊战争已经结束,然而政府依旧实行高压政策。经过一段艰难的情伤恢复期,玛嘉决定找回自我,重拾自己放荡不羁,针砭时弊的个性。第四部分,终于意识到今天的伊朗不属于自己的天地时,玛嘉选择离开,带着一股茉莉清香,去寻找新的自由和光明的未来。
以上四大部分占据了影片格局的主体,每一部分都代表了玛嘉这一朵清香茉莉在成长过程中的跌入泥潭,又重新飞起,重放清香的过程。此外,《我在伊朗长大》中的细节也值得玩味。从片头看,随着一朵茉莉花徐徐飘动,镜头跟随着茉莉,辗转多个场景,配乐也随之变化,最后由花儿拉开序幕,为观赏者营造出一种俏皮和生动的氛围,这也是影片另一译名《茉莉人生》的出处吧!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以长大后的玛嘉在机场准备回国为开篇,采用倒叙手法,在叙事上以回忆为主体,与导演的亲身经历更为相似。开篇和结尾为彩色,回忆部分则为黑白色调,其中女人黑色的头巾像黑洞一样,吸入了伊朗所有的光明和色彩。从该影片的发展看,主要以时间为主线,以玛嘉的成长为主体,冲突中充满战争,酷刑,死亡和悲伤,节奏时而紧凑,令人感觉到战争的可怖和情况的危急,时而舒缓,令观影者有充足的时间细细咀嚼人物的对话和流露的情感。
正如该剧导演玛嘉·莎塔碧所说:“人可以原谅,但绝不能忘记。”影片中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这个被世界军界评论为“先进武器打低水平战争”最典型的范例,是国与国之间政治和权谋的悲剧。两伊战争中伊朗军队死亡35万人,受伤10万人,被俘3万人;伊拉克军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被俘5万人。这些如今看来不痛不痒的冷冰冰的数字,背后却是鲜血淋漓,白骨森森。
影片中玛嘉父亲曾说道:“西方列强向交战双方出售武器,不幸的是我们太过愚蠢,加入了他们的游戏。”一场游戏!断送了几代人的未来!这场战争甚至没有输赢,留下的,只是西方列强战略胜利的奸笑,以及回荡在中东大陆上穷苦人民的哀嚎。然而该影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它避免了长篇大论战争的残酷和艰苦,而是以第三视角,以更加理性的眼光看待战争。这一点在玛嘉回国后,父亲告诉她战争情况时可以得出(位于影片1:04:04——1:06:00处),这也是该影片得不落窠臼之处。
至于回到影片所述故事本身,其主题应属于战争类成长型影片并糅合了亲情,宗教,政治等内容,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人物的塑造,不得不谈的则是玛嘉的祖母,她善良,热情,善于决断,因经历丰富,曾多次指导玛嘉走出人生困境,玛嘉也从祖母身上吸收了勇气,信念与坚强的肥沃养料。
在影片中,祖母对临走前的玛嘉说的一条忠告受用于所有人:“一生中,你会碰到很多混蛋,如果他们伤害你,是因为他们的愚蠢,不要对他们的恶行有所回应,因为没有再比怨恨和报复更糟糕的了,永远保持自尊和自我。”这一句话对玛嘉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也再一次凸显了女性的不屈,顽强和善良。此外,祖母身上的茉莉花香以及在影片中的黑色幽默和诙谐也消减了影片所带来的沉重,使观影者不至于携带着悲伤和无奈走出影院。
即使电影结束了,弥漫在影片中的茉莉清香犹存在于每个观影者心里。
茉莉清香 ——评电影《我在伊朗长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