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访者做咨询是给自己一个失败的理由,为恐惧的未来做铺垫。做咨询可能不是想改变,而是想逃避更坏的结果。
2.目标无法实现,不是咨询的结束,恰恰是咨询的开始。目标设立为孩子复学,但真正的危机可能是在高考结束出结果的时候,如何让家人接受最坏的结果。一家人一起讨论高考最坏的结果是有挑战性的,但可能会激活其他资源。
3.家人看似不合理的状态,也许是稳定并有生存需要的,他们来找咨询师是希望把压力转移到咨询师身上。我们要聚焦情绪的流动,而不是问题解决的流动。
4.咨询师不能站队在家长那边,把劝孩子去上学作为咨询目标,咨询师要保持中立,同时还要降低家长对孩子上学的期待。
5.如果孩子一直没有改变,可以问问家长要不要继续咨询。答案没有对错,但是可以了解事情的大概走向和结局。
6.咨询做到什么程度觉得自己可以交差了。如果家长的最终目的是孩子上学,咨询师做了百般工作,孩子却还是不上学,咨询师可以做的三件事:①暂停。现阶段所有能想的办法和策略都做完了,想不到其他方式帮助来访者。②接下来可以做别的尝试,还有一年的时间内,孩子可以通过补课、找老师之类,考上一个自己还满意的学校。如果高考结果不好,陷入更大的家庭关系的困境时,来访者家庭可以再来找咨询师托底。③心理教育。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孩子在高考压力和不确定之下,躺着不上学,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处理问题的一种尝试。孩子在面对人生大事上,也在摇摆,在害怕,在寻找各种力量,父母要提供各种支持,而不是替孩子做决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