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致知格物——读《孝道法则》有感(425)

致知格物——读《孝道法则》有感(425)

作者: 永远在修行的心灵 | 来源:发表于2023-04-16 11:59 被阅读0次

致知格物就是在谈教育,就是启发孩子的良知,善性。有了良知和善性,孩子才会有感恩心,才会有志向,才会为了家族、为了父母努力做事。

古人善恶分得很清楚,为自己是“恶”,为别人是“善”。志向就是为他人做事,利益他人。

如果一个人只想自己,不关心他人,那他做的任何事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欲望是无尽的,为了满足私欲,就会不断剥夺他人的幸福,这就叫做恶。如果社会上每个人都为着想,那这个世界就圆满了。

相关文章

  • 读书学词之: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每每锺书会“格物致知”,圆圆会“格物致知”。 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锺书认为“可造...

  • 什么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什么? 格物的格是分辨, 格物的物是事物, 致知的致是努力, 致知的知是明白。 什么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 读《大学》008:格物致知

    原文: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做到诚意,先得致知。要致知,又要先格物,这就是格物致知。对于格物致知...

  • 如何修身

    儒家修身方法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是基础,诚意正心是结果。格物致知就是修...

  • 心想生:格物致知不是处理情绪

    01 格物致知不是处理情绪 很多人认为“格物致知”是处理情绪的,“格物致知”只是个观察,“格物致知”只是在“觉”。...

  • 格物致知(一)

    10.26:读《传习录》—格物致知(一)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

  • #华与华书房#《大学》笔记【9】爱有等差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要做到诚意,先得致知。要致知呢,又要先格物,这就是格物致知。 朱熹注解说,...

  • 格物致知iOS类与对象

    格物致知iOS类与对象 格物致知iOS类与对象

  • 格物致知 方得始终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 读《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有感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活动探究中的第二篇演讲词,这是作者丁肇中先生1991年10月在北京人民大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致知格物——读《孝道法则》有感(42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bf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