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158篇《豳风 伐柯》(全)

《诗经》学习第158篇《豳风 伐柯》(全)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10-08 15:40 被阅读0次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诗经》学习第158篇《豳风  伐柯》

    【原文阅读】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译文参考】

    要问怎样做斧柄?没有斧头砍不成。

    要问怎样娶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不难办。

    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字词注释】

    (1)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说文解字》:柯,斧柄也;伐,击也,从人,持戈。

    (2)匪:同“非”。

    (3)克:能。

    (4)取:通“娶”。

    (5)则:原则、方法。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6)觏(gòu):通“遘”,遇见。

    (6)笾(biān)豆有践:在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此处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笾,竹编礼器,盛果脯用。豆,木制、金属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

    【诗歌赏析】

          《国风·豳风·伐柯》是首男子新婚燕尔时所唱的歌,描述了他婚姻的美满。首章明白告诉读者:媒妁是使两人好合的人。男女双方的结合,要有媒人从中料理,婚姻才得以成功。作者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其道理就像做个斧柄那样简单明白,兴中有比,比喻浅显易懂。

      诗的第二章赞美了新婚的妻子,但奇怪的是,一不赞其年轻貌美,二不言其和顺温柔,独独说“笾豆有践”,赞赏其善于料理祭祀宴飨事宜。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男子很兴奋地看到,他的新婚妻子料理宴席祭祀有经验。封建社会里,娶妻是以祖宗“血食”、延绵家族为目的,因而理想的女人不是貌美、健康,能生儿育女,而是能够辅佐宴飨祭祀。如之前《唐风 椒聊》中,“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椒聊之实,蕃衍盈掬。”暗示诗中女子的外貌是一个多子多孙的美女子。

      诗中的男主人公满心欢喜因为娶这样的女子为妻。他郑重提出“笾豆有践”这一点并因此而满心欢喜,宣布其婚姻的美满。认为只有懂得笾豆之事,才真正“宜其室家”。

            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宗法观念已经渗透到婚姻生活中,成为衡量爱情是否美满的准则了。

         此诗采取了设问的方式,从最浅显的比喻入手,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把娶妻必须行媒的道理说得很明确、很具体,给人一种不可置疑的印象。诗意单纯明朗,语言朴素自然。在一问一答的陈述中,歌者那喜形于色的情态也跃然纸上。

    【《伐柯》学习的反思探讨】

       《伐柯》此诗从语义上分析,有两重意义,一是文本的表层语义,二是作为引申隐喻的深层语义。

      从文本语义来说,《伐柯》以砍伐一支合适的斧头柄子作比喻,说男子找一个心目中的妻子,如斧头找一支合适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亲礼等基本的安排。男子心中的得意,情绪的兴奋,都凝聚在这首自得自悦的欢歌中。在古代诗歌中,常以谐音示意。“斧”字谐“夫”字,柄子配斧头,喻妻子配丈夫。

            诗中所说“匪媒不得”“笾豆有践”,也是具体地写出古时娶妻的过程:媒人两家介绍牵线,最后双方同意,办了隆重的迎亲礼仪,妻子过门来。这是中国古代喜庆民俗的场景,也表示中国人对婚姻大事的严肃重视。

      从引伸隐喻义来说,重点落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两句诗上。此处的伐柯,已经不是丈夫找妻子那样狭义的比喻,而是广义地比喻两种事物的协调关系:砍伐树枝做斧头柄,有斧与柄的协调关系;做其他事情,也有两方面的协调关系。要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好的柄子配上好的斧头,那就不能背离基本的原则方法(“其则不远”)。

            如果砍下的枝条歪七扭八,过粗或过细,都不能插进斧头眼中,成为适手的斧柄。砍取斧柄,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那么,协调一件事物或一种活动的双方,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

          从具象的斧与柄的关系,上升到抽象的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个比喻就有了广泛的意蕴,启示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按一定原则才能协调。后人常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表示有原则的协调关系,来引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就是从广义的比喻性来理解这两句诗的。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一方面强调“匪斧不克”、“匪媒不得”,因为运动变化需要一个中介,所谓“自内出者无匹不行”,或如阳明子所言“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心外求理,“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自身,外面的中介只是“应”,“感”才是运动变化的主宰,或云“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整首诗是在阐述《易传》“无平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前半部分说“无平不陂”,后半部分说“无往不复”。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斧头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我国各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出土了许多磨制精良的斧头。诗以砍削木头做斧柄必须用斧子取兴,形象地说明娶妻一定要通过媒人。     

            诗中的“兴”不离手边农具与身边草木,格调自然质朴,但却洗净了蛮荒时代遗留下的粗鄙,字里行间充满了深厚浓郁的伦理情怀。

          《礼记·中庸》:“执柯以伐柯。”柯,树枝。又斧之柄以木为之,也称斧柄为柯。后世因此将媒人称作“伐柯人”,将提亲称作“伐柯”,将做媒称作“执柯”。

              孟子曾经说过,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自相结合,自己扒门缝互相窥视、爬过墙头去约会,那么父母和国人都会轻视他。据《说文解字》解释,媒也,谋和二姓,妁也,斟酌二姓。古代也有一种说法,认为男方的媒人称作媒,女方的媒人称作妁。

            中国古代婚姻成立,有六道手续,叫“六礼”,也叫“六仪”,其具体内容见于《仪礼·士昏礼》,包括:

    1. 纳采,即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

    2. 问名,是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与出生年月。

    3. 纳吉,男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姻缘。

    4. 纳征,亦称“纳币”,是男家给女家送聘礼。女方一接受聘礼,婚姻即告成立。

    5. 请期,即男方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家,求其同意。

    6. 亲迎,即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这中间,没有哪个环节能离开媒人。

          《伐柯》诗中引申意义最丰的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一句,男人找到一个好媳妇,就如斧头要安上一个合适的斧柄,都是有一定的程序的。没有媒人在其中牵线怎么行?“笾”是竹质的盛食物的器皿,“豆”也是一种食器。笾和豆整齐地摆着,先祭祀祖先,继而待宾客,正是婚礼的仪式。因为媒人的介绍,人生大事隆重圆满地完成了,我那心上人才成了我媳妇!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古代的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中国以夫妇为人伦之始。《周易·序卦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非常明确地揭示出“家国同构”的精义:家庭就是国家的缩影,国家就是家庭的放大。因此,婚姻大事,就是国家大事。所以,在择偶时就要特别慎重。《伐柯》中所描述的对媒人的重视,正是反映了这一点。

            媒人有官媒和私媒之分。官媒就是官方的婚姻介绍所,最早出现在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媒氏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而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建家庭。

            私媒则是我们熟悉的媒婆形象,她们一般是中老年妇女,为男女双方穿针引线。私媒做成的婚姻还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符合国家的法律规定。

            历史上最可爱的媒人,大概是《西厢记》中的俏红娘吧?而《金瓶梅》中的那个王婆儿,就是恶媒的典型。那么,不仅择偶要慎重,择媒也是要慎重的。

          有些朋友可能会奇怪,不是说“仲春之会”上男女可随意交往吗?怎么还必须有媒人呢?其实,“仲春之会”和“媒人”都是政府促进生育、增强国力的手段。今天的“鹊桥会”上也不能对对成功啊!自由恋爱之后,步入婚姻,还是要去正式登记的。而媒人就是当年的登记所所长。

            在古人的婚姻中,“媒妁之言”太重要了。《史记》里就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说齐湣王被杀,太子法章隐姓埋名跑到莒国太史敫家避难。太史敫有个女儿,觉得法章这个人相貌奇特,定非凡人,就常常接济他一些衣服和食物。一来二去,两人处出感情来了,便私自定下终身。后来法章果然登上了王位,就是齐襄王,太史敫的女儿也就成了王后。后来两人又生了个儿子,被立为太子。按理说,自家女儿飞上枝头变凤凰了,太史敫应该得意才对,可他居然跟女儿断绝了关系,理由很简单:“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没有媒人介绍就跟人私通,这种女人玷污了他家的名声,不配做他的女儿,于是一辈子不再跟女儿见面。

            有人可能会说媒妁制度是封建礼教对女性的压迫,殊不知在古代婚姻法律不够健全,女性的社会地位又比较低,而媒妁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她们的一种保护。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井底引银瓶》就描写了一出自由恋爱导致的悲剧:“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男人自然信誓旦旦。“知君断肠共君语,君指南山松柏树”:我对你的爱就像松柏永不凋零。女人信了,“感君松柏化为心,暗合双鬟逐君去”,头脑一热跟着男人私奔了。可到了婆家五六年,却得不到承认,公婆明白地告诉她:“聘则为妻奔是妾。”明媒正娶的是妻,私奔的只能算妾。女子在夫家没有地位,又无颜回去见父母亲人,只能发出“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的悲叹。

          有人说白居易写这首诗是为了抨击封建礼教,这根本是以今人之腹度古人之心。任何一种制度都要与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相适应。白居易的这首乐府诗和《诗经》中的《伐柯》一样,都是历经世事的长者对年轻人的一番肺腑忠告。

    参考资料:

    《话说中庸》,南怀瑾,东方出版社,2022年1月

    《诗经识读》,刘昌安;温勤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7月

    《中华文化故事:诗词的故事》,李晓愚,译林出版社,2020年3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158篇《豳风 伐柯》(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cw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