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事实:避免情绪化决策》01:世上只有好人和坏人吗?

《事实:避免情绪化决策》01:世上只有好人和坏人吗?

作者: 0xBenjam | 来源:发表于2021-08-18 12:14 被阅读0次

我们每个人身上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偏见:不依据事实证据而直接给出错误的答案,更有甚者面对事实仍然无动于衷。

之所以会产生偏见,主要原因就是大脑喜欢“偷懒”,这么做可以减少很多思考量。

最常见的手段就是把他人划分到某一个分类,这样对于他们的日常行为我们都可以依据这个分类快速做出判断。

比方说我们只要把这个人归为坏人,那么我们会避而远之,这个“坏人”分类只会伤害我们。

人类发展至今,心理学家已经对认知偏见做了非常详细的细分,维基百科已经记录有上百种认知偏见。

在这些认知偏见中,“二元论”或许是我们最容易犯的一种错误。

# 世上不只有好人和坏人

比方说把一个人简单的分为好人和坏人,富人和穷人,朋友和敌人等等,这些都是二元论的表现。

在《事实:避免情绪化决策》这本书中,作者罗斯林提出我们不能再把世界简单的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口既不生活在低收入国家,也不生活在高收入国家,而恰恰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这个概念是不可能存在于一分为二的世界中的。

在罗斯林看来,我们不应该把这个世界一分为二,而是把所有国家根据收入水平的不同,分为4个等级。

在第一级,你的收入水平只有每天1美元。而到了第二级,你的收入是原来的4倍,现在你可以每天挣到4美元。如果到了第三级,你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了,你有能力把自己的收入再翻4倍,每天可以挣到16美元了。在第四级,你每天能挣到超过32美元,你是一个有钱的消费者。

造成二元论的原因,除了人类自身思考偷懒的本能,也会受到来自外界媒体的影响。

# 媒体分割万物

新闻媒体会在文章中描述对立的人、对立的观点,或者对立的群体。他们更喜欢讲述那些极度贫困的人或者亿万富翁的故事,而没有兴趣去讲述绝大多数人缓慢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故事。

纪录片和电影同样喜欢这样的故事。纪录片总是描述脆弱的个人对抗邪恶的巨型企业,商业片则是刻意描画好人和坏人的斗争。

# 破解“二元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防这种“二元论”偏见呢?

首先是不能只比较平均数,因为平均数是用一个单独的数字取代大量数据的分布规律,它会掩盖两组数据之间重合的部分,让我们只看到了两组平均数之间的鸿沟。很多时候所谓的鸿沟并不存在。

其次不能只关注极端情况,它并不能帮助我们理解世界。

最后是不能只俯视,比如你处于第四级生活水平,没有经历过生活在第一、第二、第三级的人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奋斗。他们的生活,在你能够接触到的媒体中也是很难看到的,在你眼中他们是一样的贫穷,但其实他们之间生活水平的差距是巨大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事实:避免情绪化决策》01:世上只有好人和坏人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dg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