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7520492/e04127a6f1bfdbcc.jpg)
阿雨毕业于中国计量大学,学的工科,爱好写作,是一个微胖的宜宾姑娘,微卷爆炸的黄色短发,笑起来露着两排大白牙,让我想不记住她都很难。
阿雨小我一岁,2017年夏天结识她时,刚和现在的先生恋爱没多久,后来火速结婚、生小孩,从一个单纯小女娃到一个略带成熟的妈妈,从一个人到幸福的三口之家。
* 一个人到三个人
2011年,这个二十多年从未离开过宜宾的姑娘收到了中国计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还没有意识到独自一人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仅将要面对生活习惯的改变,还有家人的分离。
后来,阿雨的第一份工作签在厦门,遇见了现在的先生,两个人有着一样壮实的身躯和开朗的笑脸,“微笑的他,露出两个可爱的酒窝,显得有点稚嫩”,她这样描述初见,听那男孩滔滔不绝,感受到他对工作的认真和幸福感。
“嘿,小子,我看上你了”,她看对了眼,连表白都这么带劲儿。后来,两个人到同一家企业,从事相同的工种,共同话题自然就多,摩擦和争议也多,但并不妨碍幸福的延续。
2019年秋天,我计划做一本刊物,本来约好请她编辑,刚好赶上孕期晚期快要小孩出生。9月14日阴转晴,阿雨喜提萌娃一枚,取名“思雨”,阿雨的雨。
* 婚礼上的合影
结婚那天,阿雨穿戴喜庆的中式婚服,在园林式的山庄阁楼上,父母亲一边哭,一边笑着送嫁,阿雨则挽着父母的手拍了好多照片,笑的比平时更灿烂。
“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为了供我读书,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能团聚,少有合影”,算是弥补这么多年聚少离多的遗憾。
阿雨母亲是一名小学教师,印象中母亲永远挺直地坐在饭桌前,低着头,认真地把第二天的授课内容写在备课本上,而小阿雨坐在母亲的旁边,认真复习当天的课程并预习新的知识。
最好的教导莫过于以身作则,而现在阿雨“战前准备充分”的习惯,离不开母亲的教导。她对工作和生活的超燃态度,也离不开宜宾燃面的功劳。
* 母亲做的宜宾燃面
“早上叫醒我的不是梦想,是母亲煮的燃面香”,父母都不是爱吃面的人,但每次周末回家,母亲总会在早上为家人做上一次宜宾燃面。
每次回家,母亲将煮好的面条夹到碗里,浇上前一天准备好的辣椒油、花生碎、芽菜、肉末,放上葱和香菜,隔着门都能闻到面的香味。
有一回,她突然发现,自懂事以来竟从未给家里人做过一次宜宾燃面,更别提做一顿好吃的饭菜,便忍住泪水,拨通了母亲的电话,笑着说:“我在外面都挺好的,同事很和善,饭菜也挺好,就是有点想您做的宜宾燃面了呢。”
结果第三天,阿雨就收到了从家里寄来的辣椒面、芽菜和炒花生,“女儿,东西收到了吧?前天你说想吃,不能做给你吃,只能自己动手了!”,放下电话,直奔菜鸟驿站。
虽然是第一次做,但是妈妈的做法早已在脑海里,演练过千万次。看着色香味俱全的燃面,吃了一口,有妈妈的味道。
阿雨说:“以后,我还要给我的丈夫、我的女儿做燃面”,燃面的味道,像是一根线,牵绊着阿雨一家的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