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本来是想用一下午的时间去读完,并写完读书稿,但不如人愿,我读了三天,而这三天里,每每读到作者的文字,就会思流涌进,会链接到很多,包括我身边发生,学到的,刷小视频看到的等等吧,这一章还是很值得去思考的。
作者说想要跨越阶层,是很难的,因为资源很稀缺,这部分资源都被少部分人掌握着,他们掌握着大部分的财富。是的,我同意作者的话,我们应该要认识到自己的所在的位置,清楚的了解才能有明确的目标,才会对金钱有客观直白的认识。我记得很清楚我爸跟我谈论过家庭财富这件事,他说我们家其实比起这身边的邻里邻居来说,算是中产家庭。但从现在想来他说的还是太过于片面,毕竟我们家没有可靠的收入来源,也没有买小轿车,更没有花大十万娶儿媳妇的本事,过的比较体面的,也就是那一亩三分地,不需要多大精力去打理,没有牛羊猪去喂,不用早五晚六的干活而已,所以对自己,对自己家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很重要。这样可以促进你去向更好的生活努力。
作者说其实想超过那些人,实现跨越也很简单,就是去克服人固有的懒惰,比那群人勤快些,多做些长线看来可以收益的事,如果事做不好,一是没有用心,二是重复次数不够,数量会堆出质量。我总在想,我身边的那些同事,同样的早九晚八,同样的工作量化,为什么其他人就可以年入百万。除了工作技巧,语言沟通上,跟别人差的也就是那一点点勤奋,那些往往很赚钱的同事,很少看到他们聊天,工作时摸鱼,中午午休,他们总是拿着电话跟客户聊天,总感觉他们有忙不完的事要做,赚钱的与不赚钱的打眼儿就知道。所以勤奋点就可以超过大部分人了。
而作者的这一章还是用大量篇幅去讲了《贫穷的本质》这本书里讲了什么,他从各个简单易懂的道理中,又剥开揉碎的给我们详细讲了前因后果,也十分的收益。从中我扑捉到几个关键性的词:保险,父母,九年义务教育,分层,习得性无助(也就是缺乏选择权),小决定改变一生。而“贫穷的陷阱”主要是皮质醇,也就是应激反应,需要我们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二是对于奢侈品的认识。是的,那本书其实也是生活中我们最常听到的这些小建议,而这些小建议可以维持你的财富稳步提升。挺好的,建议还是真正去读这本书的原搞,再来去读作者说的这些话,会有不错的认识跟积累。
其实最近几天听的书,读的书,把我从工作的疲劳中解脱了出来,身边看到抱怨的同事也不会再被影响,一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勤快点儿,从最小的事去做,慢慢积累量,等让量堆成小山的时候,我们再回头来看看自己的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