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可惜

作者: 余非亮 | 来源:发表于2017-10-11 17:17 被阅读3次

            毕业近三个月了,正式走入社会进入工作模式从实习开始也已经半年。回望这段时光常常觉得空洞无物就像大学时半夜躺在床上等待天亮的那些难熬的时光,不同的是现在连等待黎明熬出朝阳的希望也不复再有。既不是太满意,也知道不算太差,反抗不知从何说起,抵抗也找不到对象,就像在地铁里被拥挤的人潮推着往前走,迷迷糊糊的又不由自主抢上一班班列车,面对人群你的抱怨都说不出口,那就沉默品尝生活这枚五味果吧。

          回首往事总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而过去的自己已经开始觉得陌生。前段时间整理自己的QQ邮箱和空间,发现当年竟然做了不少事情说了很多自信满满的话,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七年之后竟然变成了目下这个平庸无奇的自己。我当然比谁都清楚堕落是如何发生的,这当然有环境机遇的原因,也有自己天资能力性格上的缺失,毋庸讳言而且也扯不清楚,更没有什么意义。只是想到自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田地还是觉得造化弄人,个人的命运选择在大势面前其实是浮沉不定的。

          我决意放弃自己一直所坚持的学术人生道路的关键理由大致上有三条:一、人文学术的虚空与沉重,缺乏生活的真实感让我怀疑其很可能是智力游戏而使自己在人生中处于一种出戏的荒诞虚无中,在校园里研究一些少人关注的缺乏实用性的知识和理论让我怀疑倾注人生于其中是否值得;二、自己年岁不小,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环境不好,博士与讲师生涯近十年的清贫生活与现实困境是否是象牙塔里求知的欢愉足以抵消的呢?我内心是将现世生活和家庭责任放在求知前面的,忍受不了清贫困苦和无能为力的弱小龌龊,这种挫败感是我读研后两年太过熟悉而不愿意其绵延袭扰我一生;三、按照学院和师门的情况,博士毕业的师兄师姐多去二本院校教毛概、马哲或近代史纲要这些公共课程,我一想到这种可能性就不可忍受,若走到这一步也不过如此学术不做也罢(个人偏见,不喜勿喷),长痛不如短痛,晚妥协不如早放弃。这些年林林总总耳闻目睹的青年学人的悲剧不胜枚举,天分、勤苦、家境、性格、训练好过我的人太多,要么沉浸在学术的世界中自得其乐,要么与世浮沉跟着热点和大佬走。劝退和诉苦的师长前辈屡见不鲜,那些曾经光彩夺目的人也在学术与生活得困境中兀自挣扎,当时我的犹豫和放弃也在情理之中。

          贾樟柯曾说过:其实放弃理想比坚持理想更难,因为每个人都有必须去承担的责任,他们也知道放弃意味着要接受那些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而对奇迹和希望不再抱有渴求,只有抱有巨大牺牲的责任感才能直面现实而不颓唐不癫狂。于我而言,十余年来所有的骄傲和欢愉都是在学校和阅读中获得的,我所有的特长与积累也与学术有关,这些年自己的规划和身边所有人的期待也是我继续读博做学术,放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坚守虽然目前看并不太难但可预见的艰难让我忧心忡忡而始终难以坚定专注于当下。这两年我反复考量,为人与为己、生活与学术、物质与精神、兴趣与谋生、基础与追求、当下与未来、阶层爬坡与跳跃逆袭、社会大势与群体博弈、个人努力与时命气运……然而理性也好,冲动也罢,这些都不足以让人在人生重大的转折点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很多时候想得再多再清楚也不足以说服自己一往无前,在事后看来我们要么可以将成功归功于运气,要么倾向于将失败归于生活在别处的遐想,然而一切都不可能再回去验证。人生就是如此,我们必须要选择或者放弃,你必须选并说服自己选对了。

            毕业之后机缘巧合之下我选择进入了一家省直机关下边的事业单位,做着与原来的专业毫不相关的项目评审方面的工作。算不上多好,也算不上多坏,不过是一个还不错的平台能给我一些积累和希望,科技在我看来是背离原来专业限制最大限度让我扬长避短伸展现实可能性的工具,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民间对其重要地位都有高度共识性而使我将来能有一定的腾挪空间。每天早上挤四十分钟地铁去上班,忙一些自己也不知所谓的事情,恍然一天又过去了,在回程的地铁上回忆起一天好像也没有干什么,胡乱吃罢晚饭自己一个人坐在房间里看着满架的书却再无心力去翻起。突然有一种人生到此已近定型再无多少波澜的平静绝望,并不满意却也再无挣扎的余力。正常上班时专注于手头的事情与同事说说笑笑时间倒也容易过去,最难忍受的是下班的空闲和周末节假日,没有太多事情可以期待,那些用以遣有涯之生的无益之事既不再紧急也不重要,读书变成像看电影一样聊以打发时间放松娱乐。升职加薪、结婚生子、买房买车大概就是今后生活的重心,该有的按部就班都会有,然而并没有很期待也再无多少热情,很大程度上我只是靠着理性和责任的支撑在日常生活的铁轨上踉跄前行,只要不出轨别人也看不出丝毫异象。给家庭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节假日多陪伴父母携家游乐,结识好的朋友彼此支持温暖,余力之外多帮助身边的人抑或为这个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大概已经成为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这是一个负责任的男人的人生,不知不觉我也成为一个如此有担当和责任感、纯粹为别人着想的成年人,社会果然是一所成功的大学。

          十一长假时跟几个本科的朋友出游,大家既不愿意回忆往事、也无意兴畅想未来,多聊风月反而是最开心的。本科唯一一个毕业工作的好友在3年前出乎意料找到对象并闪电领证结婚,当时也是惊诧了全班同学,然而现在也颇不开心:家庭并不算和美,工作也不顺心,虽然有重新辞职考研究生的想法而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暂且不说能否考上,即使考到很好的学校,接近30岁的他也不可能接受依靠每月500的国家补贴生活的日子。在他终于理解并接受了自己的处境之后,他懊恼怅然地说“看来要在那个小城里窝一辈子了,也就这样算了”,我胡乱安慰着说日后也有升职调任的可能性却也不得不承认一旦结婚安定下来再挪窝只怕太难,那些曾经远走天涯、建功立业的豪言壮语于他再无可能,我都能看到五十年后他生活的模样。当初我正是为了逃避这种一眼望得到底的稳定和绝望的日子才放弃本专业保研选择了考研到完全不同的学校和专业,然而当下的处境也并不见得好过多少,只是三年的缓期执行而已。而另一个终于熬出头,年纪轻轻就成为高薪律师的好友也并不乐观于形势,每天忙于工作、恋爱,健身休息都是奢侈,陪吃陪喝加班到晚上11点是家常便饭,未来所能期望的也就是在深圳买房成家、在老家买房为父母养老做准备,多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好想的走一步看一步吧。刚入社会的我们没有太多选择,只能顺着人潮往前涌,争取占据好一点的位置安营扎寨,不要落在后面被人流踩踏,至于所谓的兴趣、理想、专长都是无人关注的奢侈品,只有等将来成功了才有资格说与人听。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见过了太多悲情憾事早就不相信万事如意。没有什么好可惜的,谁还没有一些伤心往事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也只能狠下心说谁也不可惜。虽然人生只有一次,每个人都曾背负着光芒万丈的梦想都是自己的太阳。然而天上毕竟只有一个太阳,生而为人哪有什么容易的事情,没有谁的人生能够完全称心如意,谁也不比谁可惜,我们只能咽下各自的酸甜苦辣沉默向前。人生的很多选择身不由己,总有一些主观局限或者客观条件限制使我们不得自主,司空见惯也只能承受下来。

            很多时候我在想如果没有条件限制我会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呢?假如我家庭条件优渥或者短时间内实现了财务自由,我大抵从内心深处还是想在一个好的学校里做研究、教书育人的。这种智性的愉悦、相互交流讨论的机锋远比美食和美景对我吸引力大,这种象牙塔的生活在我整个余生都会诱惑着我,无论是理智和情感上我都难以抵拒。目前我用以说服自己的理由是目前自己确实没有这个条件,因为缺乏物质基础而在心理和境界上都无法安然专注学术,所以挣钱谋生对于我当然是无可置疑的第一位的选择。然而这显然是一个暂时的手段而非目的,或许有一天等我钱挣得差不多够用之后又会忍不住回到学校继续念书做学术,又或者我一直等不到财务自由那一天抑或年纪太大积重难返而一直在社会上做一份不太喜欢的工作,但我知道自己在捡地上的便士时必须不时偷窥一下远方的月亮才有不断向前的动力,就像要在驴子眼前挂一只胡萝卜才能说服引诱它不断向前一样,自欺也是平静度过一生的必备能力。

           近两年来我思想里通透的虚诞绝望感越加强烈,然而真正的勇者当是拼死反抗绝望的人。我已没有多少咋咋呼呼的热情却也不会向命运低头认输,只能死扛,借机周旋不断积累寻求转机突围。人生才刚刚开始,相比那批被文革耽误的人,我们的条件只能说太好了。只要以一颗向往自由的不死的心不断往前走,我们终究能找到同道让自己的声音被世界听到,而显然那时的我们也终于不再是那个一直待在校园里没有故事的女同学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谁也不可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gw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