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非常主张类比一些商业模式,从而能看到这些商业模式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且在规律中结合目前的实际条件,才能找到最好的路线,其实,现在每天都能够在微商行业里看到很多人再犯传统企业曾经犯过的错误,我之前说过他们做的不对,而他们却反驳我说我不懂微商,好吧,什么商我不知道,但我说的全都是只要是卖货都必须要遵循的公理。
信还是不信?自己判断一下,信了,就改错,不信,按照你的路子来,等发现错了再找找我写的这些文章,好好看看。
今天我们来谈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看看谁还在交传统企业交过的学费。盘点一下,品牌的学费,营销的学费,供应链的学费,客户关系管理的学费,等等等等。

先来讲个故事
记得2009年春天的时候,我们曾经在青岛举办过一场论坛,主题叫做“转战大中国”。因为在当年人民币持续升值,和老外做生意,同样的美元拿到国内能换的人民币少了。胶东地区好多外向型的企业就坚持不住了,纷纷表达要开拓国内市场。所以,叫做“转战大中国”。
几乎青岛所有的知名的出口型企业都来了。听了我们的分享之后,纷纷表示国内市场才是真正能建立品牌的市场,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搞国内市场,等等,豪情壮志,信心满满。
我当时真是以为他们说的都是真的,直到2010年,出现了一波出口的回暖。后边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人民币持续升值,美元能换回来的钱越来越少,当时的那些企业,规模大的还在支撑,大部分规模不行的几天已经找不到了。
看来,他们不是真的想做国内市场,而是被汇率逼得没办法,出口一回暖,什么豪言壮志都忘记了,出口的钱多好赚啊,不用操品牌的心,不用和渠道打交道,全部订单式,做完就赚钱。操这些闲心干什么。于是,他们错过了建立内销品牌最黄金的几年。
我说这段话,懂我的意思吗?
这个故事,微商能得到哪些启示?
在我看来,这就是传统企业曾经交过的学费,这是买了一个什么教训呢?如果你只能靠别人给你订单,所有的繁荣,都是带有泡沫的。真正的稳定企业,必须是供应链、生产、销售、渠道全部都能掌握在自己手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他必须知道自己的产品卖到哪里去了,谁买了,买了之后对我们的产品评价如何。
外贸型的企业为什么会遭受这样的行业性打击?原因非常简单,没有营销能力,没有把消费者抓在自己手里边。误以为海外会源源不断。殊不知这样的订单稳定性极低,受到各种条件制约的因素相当大,很多人被这种虚假繁荣的泡沫蒙蔽了眼睛,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仅仅一个小小的汇率问题,就能要了好多人的命。
再一个,转型一定要有恒心,明知道国外市场稳定性低,国内市场建设品牌难,但一旦成功就能长期受益,困难的时候信誓旦旦,一旦赚容易的钱机会又来的时候,就把这些事情都忘了。这就像很多的微商,天天谈动销,实际上都不去解决,天天去干的还是招商,招商来钱多块啊,动销得干到什么时候?这个道理我认为是一样的。
所以,2018年这个档口上,我们来看看今天的微商,是不是供应链、生产、渠道、消费者都在自己的手上,如果不是,那么请查缺补漏一下,看看自己欠缺的地方在哪里要抓紧补齐。
业绩要想做好,这几条缺一条都不行,只要是有一点出了问题,他就会想木桶理论一样随时会爆发出来。这就是整个大盘结构的稳定性问题。只有前后均衡,抵御风险的能力才能增强。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总结一下,今天我们从外向型企业的沉落中看到了“阶段性繁荣的订单”给企业带来的毁灭性伤害,下一篇,我会给大家分享传统企业交过的另一个学费——“哑巴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