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匡开草
01
在互联网冲浪,就如在大浪中淘沙,只要挤出碎片时间,自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于是,总会有那么几句评论,那么几个观点让你两眼放光。就比如,在朋友圈时兴分享网易云2021年度听歌报告的年终,就有这么一段话让我眼前一亮。
这两天最下头的语句:“别分享歌单了,真的没人在意你们听什么。 ” 大多数朋友歌单上的歌我都没听过,随意点开一两首也不是我的菜。
但有人的音乐灵魂是157岁,有人的年度歌曲里有一串我没见过的文字符号,有人在某天把一首歌听了47次,她是emo了?还是睡着了?我都觉得好有趣。
我喜欢看别人分享美食,分享日常流水账,分享出差途中随手拍到的夕阳。因为分享就是分享,是令活着的我愉悦的一部分。而失去观看分享欲,同失去分享欲一样,都是危险的信号。
阅毕,我的脑海自动跳转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话题:“为什么一些人逐渐不发朋友圈了?”
02
在这个话题之下,有一段话获得高赞。
不发朋友圈的,可以分为三类人。
1.天生没什么分享欲。不爱发,没什么可发,也不知道发什么,完全无更新的欲望。
2.分享欲强烈,但很少发。只是很少在朋友圈发而已,实际上另一个平台一天至少更新30条,废话多到怕打扰网友。
3.分享欲逐渐消失。曾经很爱分享,但是后来逐渐觉得活跃地分享是件羞耻的事,又因为不断地添加现实中的人,所以带起面具不再活泼。
这两个话题恰好分别站在被分享者和分享者的角色,在表达各自的一点体会。在“我怎么看待别人”和“别人怎么看待我”的这两件事上,情况向来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别人管得着吗?”和“别人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我又能管得着吗?”
在这期间作祟的,长久以来是自己的在意与想象,外显的是迎挡八方,伸缩调节的情绪。我和你,都是被动又主动的统一体。
03
有人就是喜欢随时随地分享生活,有人就是不愿意或羞于分享。不管怎么样,都是个人选择,选择发或不发,发什么,怎么发。同样,也还是个人选择,有选择默默欣赏,不置一词的,有选择看不惯就拉踩,评头论足的。各大APP的评论区告诉我的,就是关于世界的参差,就是关于人生的多样。
“分享就是分享,是令活着的我愉悦的一部分。而失去观看分享欲,同失去分享欲一样,都是危险的信号。”这句话,它提醒我:分享欲让千姿百态的生活穿越千山万水,来到我的眼前,丰富我的情感体验,填补我的单一时空,让我从可见的有限走向不可知的无限。
对此,我心怀感激。
其实,分享欲和观看分享欲一直都在。只是你,忘却罢了。只是你,甚至还想着去丢弃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