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88832/8abfd022ddc5ec33.jpg)
转眼间这一年到了年底,各种正式、非正式的总结都在进行中。做总结并不是什么坏事,即使没有被人要求,自己也应该给自己做一下总结。看看一年来的进步和收获。
今年读了不少书,有些精读,有些选读,有些一翻而过。这里我给出的列表选取标准非常的主观,就是看它对我造成的冲击和影响程度。
废话少说,个人年度书单开始:
1. 理财类
王烁的《在耶鲁精进》。
本来这不是什么理财书,而是王烁老师去耶鲁游学9个月的分享文集,对应得到APP也有相应的专栏。之所以我把它归为理财类书籍,是因为其中有一个章节【极简金融学】,对我的触动最大。本着书是为读书人服务的原则,我就把它归为理财类书籍了。
书中介绍了耶鲁校产基金的管理人:大卫斯文森的理念。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要自不量力的去追求什么超出市场的收益,而只需要做好资产配置跟随市场的平均收益即可。这个观点股神巴非特也很支持,他老爷子当年用标准普尔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公司对赌10年收益,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当然,如果你对这块感兴趣,还可以去读托尼罗宾斯的《钱》,对上述观点有更细致的讲解。《钱》这本书厚得要命,废话很多,不过仍不失为一本理财好书。
2. 处事类
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
罗辑思维的音频之前就听过,当时没留下太多印象。今年在翻看这本由音频整理的书时,在读到曾国藩和李鸿章的部分,被深深地触动了。
曾国藩聚焦当下、就事论事的处世态度,确实可以让人生少了许多焦虑和烦躁,大智若愚,泰然处之。
可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调整心态就读曾国藩》。
3. 沟通类
马歇尔卢森堡的《非暴力沟通》。
这本书差不多可以算作沟通类书籍中的圣经了。但是,沟通类书籍读起来一般都会出现一个问题:读的时候觉得说的太对了,该用的时候就全抛在脑后了。
非暴力沟通的独特点在于,它构建的模型非常的简单有效: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把这个模型记在心里后,再读其他沟通类书籍,就会发现往往都可以部分套用在这个模型上。当然,只是记住这个模型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断的应用演练。
这就像是在【道】上打通了,还需要在【术】上去实战。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克里斯沃斯的《掌控谈话》是在【术】上非常好的指导书,值得一看。
可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非暴】的两个维度》
4. 学习类
彼得布朗的《认知天性》。
这本是今年出版的新书,里面介绍的一些观点我之前也有所涉猎,但这本书是真正系统讲清楚的,或者说让我看明白的。
书中的核心观点是,考试是个学习的好方法。因为提取记忆的过程本身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我们加深长期记忆。另外,间隔学习的作用强于连续学习。这里提到的这个观点是有别于刻意练习的,也被作者称为【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学习方法】。
可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如何玩转三个问题?》
5. 历史类
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是美国人,哈佛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这本书主要记录了邓小平复出前后的史实,以及他如何带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相比于同样记录邓小平生平的书籍,我主观的认为这本书的角度更加的客观、尊重史实。
作为一个现在享受中国繁荣富强的中国人来说,了解这个伟人,感谢他,学习他,都显得很有意义。
最后,如果你也有一些私藏好书可以推荐,欢迎在下面留言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