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类书籍,依各人的阅读习惯,有多种读法。可以从自己喜欢的开始,换成多本书之间跳读,以及同一本书反复读,都可以。
有自己的读书方法,且能从中获益,自然是好事。也有人不知从何处着手,一直在摸索。有好的方法,如同攀越山峰途中的指引,可以让人少走弯路,省时省力。同时,让人感慨,原来还可以这样。
现在,不妨来看看以前的一位学者,是如何读国学古籍。这种方法收录于一本书,它是梁启超先生的《饮冰室书话》。书名蛮好听,看上去也能让人眼睛凉快。
以前的读书人喜欢给自己取名号,梁启超先生号饮冰室主人,缘于他的书斋叫饮冰室。他的平生著述,后人编录成册,叫做《饮冰室合集》。这本《饮冰室书话》以这部合集为底本,经过筛选分类而成。全书共五编,即五个部分。
以一二三列条目的方式推荐这本书,显得很正式和传统。读国学是一种传统,以传统方式推荐传统,也很搭。另外,在读至文末时,读者会发现这样列条目的一个好处。
好了,我们开始。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要籍解题及其读法。是梁启超先生在清华大学堂讲授“群书概要”的讲稿。在所有的国学书目中,列出了他认为重要的那一部分。对每一部书的系统介绍、真伪篇章的说明,以及要点讲解和各自的读法。
比如说,在读法中,论述了每部书本身的几种读法外,还介绍有最适合的校释本,和相关的其它书目搭配一起读。
这部分的内容,详尽丰富,知识量密集。宜在阅读的同时做记录,有助于理解消化。
第二部分,国学入门书目及其读法。讲入门类书籍怎么读,哪些宜精读、跳读和浏览。所选书目涵盖了国学的方方面面,范围广,且数目适中。
同时,推荐了最低限度阅读书目,共25种。读者可以看看那个时候,读书人对于读古籍的要求。随后,是读书示例,以某部书做为阅读示例讲解。
古书那么多,不免有真伪。第三部分讲的是,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在浩繁的书目当中,有哪些是伪作,伪作的来历,怎样去辨别考证,和各类伪书产生的年代。
以前的读书人,在古籍真伪问题上也下了不少力气,用以存真,益泽后人。
接下来的第四部分,是梁启超先生对当时出版的部分古籍,所作的序、跋和题记。这部分内容与读书法无直接的关联,可做为延伸阅读。
最后一部分,学与术。收录的是梁启超先生对读书与治学所作的文章,以及在各个大学堂的演讲,20多个篇目,涉及科学与哲学、作文与学问等方面的内容,均有精深的见解。
这本《饮冰室书话》,通体语言半文半白。出版于多年前,现在可以在旧书网找到。此后新出的版本,有中州古籍出版社的《国学入门要目及其读法;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书名很长,篇章也能一目了然。与旧版相比,去掉了后面三个部分的内容,是一本专门针对如何读国学编选本。它是精装本,开本较大。
先前所列的条目,是为了此处在书的内容上,能有一个明显的对比。
另一个版本,是中华书局的《读书指南》,平装本,普通开本。其内容也是去掉了后面三部分。
这两本书,除了装帧设计外,内容是一样的。
喜欢国学的读者,可结合自身的需求,自行选择版本。挑其一或者全部,都可以。如果觉得其中读书方法对自己有益,可以推荐给身边的人。
读国学,不是一种流行,它是一件实属应当的事。可以知道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什么,看看他们对这个世界有过怎样的思考,他们的胸怀里装过什么。
纵使不用背忆成诵,在翻阅了解之中,至少知道以前是怎么回事。当与外人谈及今古风月和诗辞史赋,还可以告诉他们,我们有过怎样的精彩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