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探讨人生六个境界。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有六个层次。也就是在不同的境界,从下往上,分别是环境、行为、能力、信念、身份、系统。
第一层环境,包括身体以外的人事物、时间和地点。这些是外物,是我们的资源,但我们不能控制它们,只可以选择适合的加以运用,分为物质和精神环境。
第二层行为是生命存在的一种外在状态,是受心理支配的外部活动。是在环境中我们的实际动作过程。简单的说,行为就是做什么,有没有做。
第三层是关于能力,是掌握和运用知识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个情况里所拥有的选择性,体现人做事的灵活性,就是怎么做的问题。
第四层是信念、价值。信念是坚信正确而不肯改变的观念,解决价值、意义及为什么做的问题。信念和价值观是支持身份的支柱,是把身份的意义实现出来的推动力。这也是为什么不同人选择不同做法的原因,它往往深藏于每个人的潜意识当中。只有具有觉察能力的人才能有意识,在意识层面了解到它。
第五层身份,我是谁,我将如何实现我生命的最终意义?我要有一个怎样的人生?身份就像一粒钻石,角色是它不同的剖面,不同的角色面对不同的系统,而它整个的质地决定于它在最大系统中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使命。
第六层关于系统,也就是我与世界的关系和影响,我对世界的贡献。这是心灵层面的,是富含生命意义的层面,是精神与使命的层面。每个人所处的境界不一样,所关注的层面也会不一样。
拿西游记中的人物来举例子,比较关注环境的是猪八戒,沙僧更注重于做什么,孙悟空很多都会,是能力层面,唐僧有坚定的信念,观音菩萨活出她那个慈悲,如来是掌控这个系统,背负力量的人。
一般来说环境、行为、能力属于下三层,信念、身份、系统属于上三层,往往是上三层决定下三层的方向,下三层支持上三层。真正外在呈现出来的是下三层的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