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创客学习学成长励志
著书立说——我的成才观

著书立说——我的成才观

作者: 教育创客学习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3-19 10:26 被阅读117次
    著书立说


                        我的“成才观”——“著书立说”在奋斗中追求

    “及时记录”——写好教育随笔,储备创作素材

    我读了我的老师、原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总编辑丁昌桂先生《名教师是写出来的》一书受益匪浅,我觉得他里面很多话很有道理。其实,不仅仅是名教师需要写作,普通教师也需要写作。写作能够丰富教师的专业智慧,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的实践智慧和专业技能需要在反思中提升,这就需要写作。

    我认为,我们每天只要花几十分钟的时间用在写“教育随笔”上,记录当天的教育喜悦,教育烦恼,教育小失败,教育小智慧,记上三年,你一定能从平凡走向优秀,再记五年,你一定能从优秀走向卓越。细想我们身边,不乏教育故事,不乏教育灵感,缺乏的是记录的手。只有记录下来,才会永远保存。记录,不是写文章,它是随意的,一两句,可以;八、十句更好。不用构思,不求成篇,只要真实与及时。真实,才有价值。及时,是怕遗忘。遗忘非常可怕,当初的一点感想,第二天就会遗忘掉一大半,过几天就忘得所剩无几。只有记录,才会让你的灵感永远的保存。

    “教育随笔”只是我写作的一部分,正因为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写作,才有了些许收获。所以,我觉得“教育随笔”是个不错的写作方法。平时可以记录哪些呢?

    一是教学的成功之处。每节课下来,我们总会有一些好的地方。在词语教学中,我是通过“快速记忆法”帮助学生记住单词的。这就是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把它记录下来,整理成“单词快速记忆法及例证”,在《中学课程辅导》杂志连载12期。

    二是教学的失败之处。即使是特级教师,也不可能每节课都成功。教学中,总会遇到一些设计自己觉得很不错,但教学效果却一般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失败的地方记录下来。

    三是对比着来写。同一节课,同一个教学环节,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教学,教学效果肯定也不一样,把这样的对比记下来也是不错的素材。将来写教学论文的时候,就可以运用上这些。

    “主动参与”——积极写稿投稿,参与教研活动

    当颜主任在学校工作群组分享“讲座预告”时,有老师开玩笑说,“身兼万职,日不暇接,不堪负荷,该找小秘。”其实,我的这么多所谓“万职”,还没有列全呢。这是我积极写稿投稿,主动参与教研活动的收获。

    首先,我谈谈“积极写稿投稿”。我的第一篇稿件是四十多年前,上高中时投给“上海青年报”参加“华东六省一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的,想不到竟然获得了“一等奖”。从此就爱上了写作,先后写了诗歌、散文、小说、新闻报道等,但写得最多的还是“教育教学论文”,已经发表或获奖的有536篇。结合近年来“写稿、投稿、编辑和审稿”的体会,我从“投”、“稿”两个方面简要谈点经验。

    “投”——需要“有的放矢”  不要盲目地投,哗一下子发出去,像天女散花那样,可不行。有的老师给我这个特邀编辑投稿的同时,还同时发向很多杂志,抄送栏里密密麻麻的地址,这样不好,编辑最忌一稿多投。每一种刊物都有鲜明的办刊特色,你的稿子不可能“放之四海皆可用”。所以,在给某个刊物或者报纸投稿前,请你首先阅读一下其栏目设计,以及相关的刊发文章,把握栏目的定位和用稿特点,需要非常强调实践性、操作性的文章的栏目,如课堂实录、课例研究,案例反思,教材研读,再比如教学随笔,园丁故事等。而有些刊物则不同,可能更关注理论研究,比如人教社的《课程、教材、教法》,那就是一本很强调教育前沿理论的刊物,比如“教学论坛”栏目,主要是发一些教学理论性的文章,体现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文章。我们首先了解了刊物的特点,才能有的放矢。

    另外,要了解编辑的流程。编辑期刊有一个流程,从收到稿件到选稿编稿,再到审读校勘、付印出刊,要经历好几道工序,要有两三个月的时间跨度。如目前我手头正在审的《学霸》七、八、九年级的稿件,编辑老师在春节前就开始策划、组织这期稿子了。作者编稿,编辑审稿、清样、三校。一期稿子编辑们要一个字,一个标点反反复复看上三、四遍,尽可能地将错误率降到最低。最后送到印刷厂出片付印,从印刷到邮局发到读者的手里,一个月时间,也不宽余。了解了这个过程,老师们投稿,特别是投备课类的文章,就要注意时间的提前量了,至少提前教学进度两个月。具体地说,比如这学期我上了一节很成功的课,课的设计很有新意,课后我把设计和实录整理出来,但现在投来的稿子,编辑肯定没法用,你是按正常的教学进度上的,刊物两个月之后登出来,已经事过境迁了。我建议大家“保鲜”一下,写好一篇稿子,先“雪藏”一段时间,给自己进一步思考的过程。然后把当初写的稿子拿出来,臻于完善,自己满意了,编辑拿到手也会如获至宝。

    再次,你要学会跟编辑交流。经常发表文章的作者,大都很善于跟编辑交流,他们在投稿前后,会与编辑通过电话、QQ、微信等形式,交流沟通一下,从而了解编辑急需要哪一类的稿件,提高命中率。

    “稿”——需要入编辑的“法眼”如何让你的稿件让编辑选中,第一,用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鲜活的事例哪里来?从我们老师的实践中来。研究理论的专家也得向你讨教实践,你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实践中你每时每刻经历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具体事例,为什么不把这些记录下来呢?第二,要实实在在地说理。我们的学科刊物还是以庄重理性的叙事研究风格为主的。有的老师文笔很好,擅长抒情,写文章一吟三叹,柔肠百转。有的老师读了许多理论专著,写文章时喜欢引用。我以为,理论的东西不要照搬,要内化成你自己的东西,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很多老师写文章,开头不说“《**课程标准》云如何如何”,就没法说话。结尾的时候不说,“让我们一起在新课程的路上奋勇前进”,好像就没法收尾。而这样的文字在编辑看来,既不中用,又浪费宝贵的版面,肯定不会采用。所以,不必去追求那些时髦的名词术语,我们要用最朴实的话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想法,我们以最朴实方式呈现自己最本真的东西。这样的文字到了编辑那里,是赏心悦目的,是很“养人”的。

    “敢于挑战”——修正理论概念,创立自己体系

    大多数从事教育的人,都是从教师起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教师成了教书匠,有的教师成了教育工作者,有的教师成了学科专家,有的教师成为了教育家。教书匠是格局最小的教师,他们的目光只局限在具体的某一节课中,各种授课技巧烂熟于心,但是翻来覆去,其实只是在传授一些早已经定型甚至过时的知识。如果教书匠愿意去尝试那些不确定的东西,梳理学科整体的逻辑脉络,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方法,他就会进一步发展而成为学科专家。所有的教育家都不是书呆子,他们的影响不是具体的一节课,也不是具体的一个学科论坛,而是将自己的理念传递给了很多人的内心深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参与,引领某一领域向前发展。

    有时候行政部门评选出来的许多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有的并没有自己的特色。朱永新曾鼓励老师们要做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做一个教育有心人,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在教育教学中形成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体系,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品牌,做出最好的自己。

    我们要有做教育家的情怀,拥有宁静的心态,儒雅的姿态,积极的状态。所有的环境都可以产生教育家,所有的磨难都可能造就教育家。有人说“不是你有了条件才能够成功,而是你想成功才创造了条件。”我们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要照亮我们自己,要投入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境界中,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为此,我斗胆进行了一些尝试,举例如下:

    我对“学习策略”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我的修订得到了山东大学丛培英教授等学术界人士的认可。丛教授在2010年7月22日对“2010年山东省高中教师全员研修”时,完全采用了我对“学习策略”的定义和分类,对全省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了培训。(见下图)

    其次,我在1982年开始提出了“学习学”的体系,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尤其是张丽教授在《西江文艺•上半月》2015年第05期上,发表了“论以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研究论文,文章主要引叙了我的“学习学”研究成果。她在文章中写到“1982年,我国学者康鹤彪提出了‘学习学’的概念,成为‘学习学’研究的正式开始。”为我的“学习学”研究在学术界确立了“首席”地位。

    “学习学”具体研究框架见下图:

    如今,我是中国教育学会优秀会员、优秀特约观察员,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员,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学术委员等,在中国科学院“科研在线”拥有自己的“教育创客学习学”科研管理团队,成员已经有24人。(见下面截图)

    最后,请容许我用在今天群组的感言,结束我的分享:

    人生最好的活法就是,

    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不沉溺过往,不畏惧将来,

    该忘的忘掉,该放的放下!

    别想太多没用的,

    别气那些不值的。

    如风一样潇洒,

    如云一样自在,

    过好这短暂的一生。

    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著书立说——我的成才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fow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