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永澄老师个人网站http://yc.upwith.me/,作者易仁永澄,2016-6-22《习惯管理系统原理及构建实践02——习惯究竟是什么?》
【文章收获】:以下为摘抄原文,帮助自己理解定义这个概念本身,以及习惯定义的思路和过程。
1、习惯定义的思路:表层界定+价值意义
给我的启发:通常我们习惯从表层界定一个定义,从而缺少价值意义,这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弱了很多。
2、切入点可以从个人成长中找寻,跟上我的思路过程:
a、什么样的人对习惯最有需求呢?通常是想改变现状和期待变得更好的人。
b、这两类人用一个什么词可以形容他们呢?就是需要个人成长的人。
c、个人成长是什么呢?是一个从现状到目标的过程。
这个时候,理论流程图就可以出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5564965/f9dfa63998cae682.jpg)
3、在从现状(我在哪里?)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差距,为了补全这个差距我们会考虑投放一些方案,而方案如果想要有效执行需要资源、为了防范风险需要有保障。想想看,习惯可能出现在哪里呢?【请对照上图理解清楚之后再往下走,保持清醒思考比什么都重要】
a、习惯可以是一种资源,它为自己增加可能性。比如说一个拥有“解决问题比抱怨问题更重要”这个习惯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可以增加方案的达成率。
b、习惯可以是一种保障,它为自己防范风险发生。比如说一个总是迟到的人,他在实施方案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较大的风险。
我把这句话做一下包装:习惯是有效的个人成长的保障和加速器。如果将习惯的表象定义+价值意义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习惯的最后定义:习惯是通过持续训练而养成的惯常思维&行为方式,是有效的个人成长的保障和加速器。
给我的启发:
持续训练,惯常思维,行为方式,有效,个人成长,保障,加速器,这些关键词都成为了习惯定义中的要素。
从前只是知道自己的一些习惯不太好,想要改进,但是结果没那么理想,原因不得而知。从2018年下半年阅读的过程中,不止一本书里看到习惯对人的影响远超过我自己的理解,开始关注习惯和习惯养成。
永澄老师对习惯的定义,将我内在对于习惯的理解拉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让我重新去理解习惯,重新审视自己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家庭习惯,工作习惯,以及成长习惯。
微习惯的帮助也比较大,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性。
【黎黎】70后,曾经的全职妈妈,现在的职场女性,断舍离践行者,渴望成长的学习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