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512993/8f3160d9324f8847.jpeg)
自由基是与所有已知疾病有关的高能电子,它们的致病机理为:对它们接触过的分子进行重组,把功能正常的分子转变为功能失常甚至是有毒的分子。
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毕竟,人体有时也会利用自由基来实现一些基本的生理功能,比如杀死细菌等。其实这一切都可以归因于“原子层面的孤独”。
把你细胞膜里的相邻分子群想象成某个村庄,村庄里有一些实施一夫一妻制的公社。作为公社成员的电子遵守这样的法则:成员数目必须保持偶数状态,以保证公社内部没有电子落单;每个电子都拥有固定伴侣。
现在想象一下,1号公社的某个电子决定从事演艺事业,于是它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悄悄逃走了。它的伴侣暴怒,追到1号公社门口,踢破了门,砸穿了墙,还是没有追到。于是它开始疯狂地寻找新伴侣,在这个过程中,它彻底毁坏了公社的基础设施。
这个落单的电子已经(自由)极端化,变成了自由基。这个公社现在面临两个严重的问题:其一,公社的原貌不复存在,它已经残破不堪、面目全非了;其二,由于保持成员数目为偶数的基本法则已被打破,必须采取行动予以纠正。它们的解决方案是:把落单的电子驱赶到2号公社,让别人去面对种种可能的后果。
这样的后果完全可以预见。无论这个新来的电子夺走了别人的伴侣还是找不到愿意跟它配对的电子,2号公社都会很快出现一个孤单的电子,踢门、砸墙、毁坏东西,逼迫公社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应对突发状况。
这时候,浑身散发着广藿香芬芳的治疗师——抗氧化剂出现了(比如“风情万种”的维生素E)。它说:“我会带走这个家伙,没事儿了。我还有一位治疗师朋友和我共事,它叫维生素C。对了,似乎偶数配对法则可以重新发挥作用了。”之后,类似的混乱场景还会继续出现,每个财产受损的公社自此发生了永久性改变,而且肯定更糟,而不是更好。
化学家把这种系列反应称为自由基级联反应。自由基级联反应破坏正常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把它们变成丑陋的“分子吸血鬼”(僵尸效应)。当你或者麦片、甜甜圈、冷冻食品等的制造商使用菜籽油烹制食物时,油里的微量巨型反式脂肪酸就会多出很多。
从有利的方面讲,自由基级联反应能使食物更加酥脆可口。(自由基级联反应也能促进聚合反应,使塑料变硬。这可能就是有些好心的科学家声称“人造黄油其实就是塑料”的原因,虽然这种说法不太严谨。)从不利的方面讲,自由基级联反应会使动脉血管变脆,还会损坏其他身体组织,诱发炎症,这是一种干扰正常新陈代谢的化学混沌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