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听周航先生的分享,讲述易到租车从行业领先者,却被滴滴打败的原因。
他分析的一点非常有价值:年轻时候的成功遮蔽了自己的眼睛
周航94年下海创业,成立了天创电子企业公司,后来发展到天创集团,他回忆过去两次碰到过极度激烈的竞争,他都硬扛下来了,无论是打价格战还是策略战,他都胜利了。
当他2010年成立易到的时候,网约车几乎都没有,所以,他先占领了市场的先机,后来滴滴、Uber的加入,他被以前成功的经验所遮蔽,他认为,这样撒钱的方式,迟早撑不下去的。但是,他并没有看到,网约车这个行业是未来的先机,所获得的大数据是其他企业难以获得的海量数据。投资人看到了,于是,滴滴在快要把钱烧完的时候,又有钱到账了。
结果,我们也看到了,易到销声匿迹,滴滴成为了一家世界型的企业。
周航对于自己过往的成功与失败,做了非常精准的总结:“我们赢了一次,就以为每一次都会赢,这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啊!”
我想起了我的老东家,2006年的时候是行业的领先者,在进驻到财务培训这个细分领域的时候,几乎市场独大,竞争对手模仿我们的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当一回事情。直到2013年,竞争对手获得风投之后,大规模的扩张市场,把个人和企业的份额都占了,我们才意识到,已经落后一大截了。
而可惜的是,我们依旧以“行业老大”自居,并且还尝试教育客户,让客户认为我们的方式是正确的,这样的做法,只是沿袭了过去的方式而已,事实上已经全然失去了用户的心。
用户不会管我们是否“市场第一”“销售额最高”,用户只选对自己有用的产品。
Sabrina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进名校、进外企、做金领,10年过去了,她在通用电气这家传统企业,走到了职业的天花板,按理,她可以去更好的企业做职业发展规划。
当她去了一家民企做管理者的时候,发现企业管理落后、老板一言堂,大家更重要的是听老板的,而非自己能做些什么。她完全融入不了,做了一年出来创业。
本着曾经辉煌的履历,她做了一家“轻咨询”公司,为很多企业解决管理、效益类问题。她有着很强的专业能力,控制欲也特别的强,从小到大又是被大家捧在了手心,她妥妥的把乙方做成了甲方的样子。
用户要不就是禁得住她的霸气,用她的业务;更多的是,完全不想和她进行交流,她创业的非常辛苦,却又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像周航先生、Sabrina这样曾经很成功的人,我们遇到的不少,在人生这场马拉松里,他们一开始跑的很快,受众人瞩目,然后,在长跑的后半段,他们失去了先机,周航先生承认了自己的成功并不可以一劳永逸;而Sabrina却还浑然未知,她的才华,正在限制她的成长,活在了过往的成功经验里,看不清未来。
一直做擅长的事,或许能让你自我感觉良好,但事实却只会让你在优秀中不断走向平庸。
2018-2020年,会是一个经济的冬天,曾经占尽优势的企业和个人,并不一定会继续胜出。在这一次行业的大洗牌中,持续清空过往成绩的人,才有可能笑到最后。
不想停留在过去的成绩中,被自己才华耽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一、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
无论过去,我们有多优秀,我们都需要跳开原先的圈子,去结识不同的优秀的人和团队,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找到属于自己成长的第二曲线。
二、预见新的可能性
当初京东一下子火起来的时候,阿里做了一个战术研究,保留原来的淘宝,开辟淘宝商城,也就是现在的天猫和京东对决,再开辟一淘做促销低价平台。阿里并没有死抱着自己B2B的生意,而是尝试B2C,并且还做了一个全市场的覆盖,使得后来支付宝、蚂蚁金服等金融类产品有机会孵化,成为阿里第二条成长性超高的核心竞争优势。
如果易到当时也做了另一块业务去和滴滴、Uber比拼,可能市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的了。
不要躺着过去的成就,当竞争对手起来的时候,我们要主动引战,掌握主动性,在客户这里也掌握了影响力。
三、接触专业领域之外的项目
我认识的知识网红秋叶大叔,从一个卖知识的,变成现在卖货的。很多知识分子可能有所不耻,秋叶大叔还在武汉大学任职,他却愿意接受。就是因为,他混各种不同的圈子。
作为一个教授,混了不少创业营的圈子,看别人是怎么做生意的,自己还写了一本书叫《创业七堂课》,这就是因为大叔没有把自己困在一个领域内,不断的突破自己,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人工智能、5G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未来会发生什么,不可预知,可以确信的是,如果我们不能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可能很容易被这个时代所淘汰。不断的清空自己,挑战自己,看一些自己从来不会去看的书,去了解各个未知的领域,把学习当成生活方式。
任何外在力量的辅助终究只是暂时的,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会成为你强大的依靠和资本,愿你的每一天都在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