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路上每天都会遇到挑战,以妈妈的身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必然遭遇无数次的无助,压抑着的愤怒和随之而来的愧疚,幸好我不是唯一的一个,幸好遇到了正面管教。
1.和善而坚定的前提是学会共情。今天早上儿子起床后,自己穿好了以后,下楼溜达了下。在老家,因为没有别的小朋友陪他玩,觉得挺无聊的,又回到了房间。他要求看电视,开始哭哭啼啼,我第一反应就告诉他我们之间的约定:每天早上我们是不看电视的,早上的时间很宝贵,应该拿来做更有意义的事。听后,他还是说我一定要看电视,开始讨价还价。我重复了一句:早上不看电视。他仍旧不依不饶,继续坚持要看电视。我平心静气开始说:妈妈看得出你现在很想看电视,你感觉很不开心,是因为妈妈没有同意你看电视,你忘记了我们的约定。妈妈现在可以给你讲故事,我拿出了好几本书让他自己选择。选择故事书的时候,还是以一个游戏的形式进行的选择,最后讲完了故事,这个事就自然过去了,儿子还挺开心的。有时候,孩子提出他的要求,那时候的他,只是想看,他其实心里也没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看妈妈会不会同意。换做以前我肯定是用自己的控制欲,制止孩子看电视,孩子心不甘情不愿的。现在用了正面管教,儿子他既知道了妈妈是有底线的,我们之间的约定是真实的,同时他又能开开心心接受我的意见。
2.学会倾听,让孩子尽情表达自我。
周四早上我送他去上学,到了电梯口,我提醒他说:"你别忘记了和外婆说再见。"他回头和外婆说了再见,然后我妈的回应是:在学校乖点。顿时儿子来了一句:"外婆老是说乖一点,我不喜欢听这句话。"在一旁的我,突然意识到孩子已经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了,我就试探性的地问了句:"外婆的话让你不开心了吗?"儿子说:"是的,妈妈,我觉得我已经很乖了。"我说:"对的,妈妈也这么认为的。首先,我看的出外婆的话,让你听了不开心了,是因为外婆表达上可能出了问题,回头妈妈和外婆去沟通下。第二,你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点妈妈特别赞同,因为这是好好沟通的第一步: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以后我们就说:在幼儿园要开心哦,这样你看可以吗?"儿子说:好的。就这样,大家达成共识。我事后回想,可能我们随口的一句话,会给孩子不同的感受。比如说,要乖一点哦,要听话哦,这些话看似没有任何毛病,听的那个人可能就会有一种被否定的感觉。学会倾听孩子,与孩子产生共情比指责或说教更有效,说话的方式和内容一样重要,不禁锢在传统思维里。
这两天在看亲密关系这本书,看了下夫妻之间也好,朋友之间,亲子之间,很多理论都是相通的,等我们真的了解了别人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后,就不在那么固执己见。倾听和沟通,然后内化,养成好的沟通习惯。当我们只能用发脾气或者说教方式对待生活中的矛盾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更好的方式,是黔驴技穷的表现,现在的自己,突然感觉一切都变得柔软起来,不再是针尖对麦芒,觉得内心有了很多能量,尊重孩子,也学会了尊重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