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部门有个干事找我聊天。
她和我说:“部长,你以前没事会去做兼职吗?我好想赚点钱”
我回复她:“我以前大一的时候天天做兼职,在复习周做了十多天的服务员”
紧接着她问我“累么”
我想了一下,回复她:“累,真的累,真的不建议你去做”
她又问了我很多问题,但大致都是关于大学里的生活。
之后,我又想了想
我大一的时候好像也是这样,除去上课、兼职等一系列必须穿鞋下床的活动,我把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我的床。
有时候时间多到令人窒息,我都怀疑我交的学费是不是都用在了学校建设上面。
接下来仅代表我个人发表一下自己对大学生活的看法。
在你上大学之前,你肯定就会从七大姑八大姨哪里或多或少的听说,上了大学就解放了。
没错,这句话我举双手赞成。
在十多年的‘中国式的教育’下,上了大学的确算是解放了。
首先必要的微信视频聊天以及每个月固定要生活费,基本可以说完全脱离了爹妈的视线。
此外,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课少到不敢相信,只要是不主动的去找老师喝茶唠嗑,基本老师也都不会太记得你。
和舍友在寝室喝酒、吃火锅(官方提示:此活动有风险,切勿模仿),和当初参加的部门同学聚餐,谈一个美美的恋爱
......
这些,对于刚上大学的你来说,几乎完全是没有了任何的约束。
和高中那苦逼的日子比起来只能说:
快活!!!
你也很快就发现,大学的学习没有那么辛苦了。
上课也不是必须都要去,一有事儿就去找一个替课群里找一个能替课的同学。
我绝对的相信,这基本是每一位刚上大学的同学都会有的感受。
在此,我也不接受反驳。
我只说一句话
你要知道凌晨四点的哈佛图书馆还是灯火通明,座无虚席的。
其次,关于社团以及学生会这方面。
我很庆幸自己留在了学生会,当了一个小部长。
不可否认,排除学生会之内的关系外,学生会是一个在某些方面锻炼人的地方。
最主要的就是关于人际交往的方式。
在大学里,你不一定知道年纪第一,但你肯定听说过经常出没在各种活动的之间的同学,你会发现他们的一个共性就是社交的能力实在是强。
而当你真正的进入社会以后你会发现身边的傻逼你是躲不掉的,可能是你的同事,也有可能是你的boss。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当你遇到傻逼的时候,你还是可以躲一下的。
而学生会就很大程度上教了你:论如何在交往中,处理掉傻逼。
呃,总的来说。
不推荐但也不反对。
留在学生会是可以和导员老师有不少的工作接触,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可能你的舍友叫你出去吃饭的时候,你会没有时间。
如果你觉得你的双商(智商与情商)够高的话,你可以自己找一点其他的事情去做一做。
接下来就是很重要的一点了。
关于你微信、支付宝里的生活费。
刚开学的一个月内,亲爱的爸爸妈妈都会很贴切的问问我的生活费够不够,一般来说,刚开始的一个月应该是够的。
但到后来某些不可避免的因素,比如聚餐,谈一个甜甜的恋爱等
你会发现我钱包里的钱,好像也不是那么够用了。
这时马云爸爸的花呗就开始起到了作用。
这时候还能像:嗯,不错,日子还能接着过下去。
当你的基础额度快用完的时候,我终于开始慌了。
没钱钱了!!!
这时想到了你还有大把的空闲时光,于是就开始四处寻觅兼职。
在各大兼职群里不断游走,只要是能做到基本都会去接触一下,到最后你也许会去做,但大部分都被你口里的‘累’拒绝了。
是啊,连买菜还要吆喝两声,端一天盘子能不累吗?
很快,你就处于了一个迷茫的状态,床成为了我的伙伴,躺在床上,做着八九十岁应该做的事情。
这时候你发现爸爸妈妈有时候打来的电话却成了最有趣的事,他们还是照旧的关心你的饮食起居,而你却只能告诉他们我的生活很充实,学习依旧是那么忙。
挂掉电话之后又开始了现实的生活,从玩手机到吃饭、上课、睡觉。
并且继续缺钱。
无奈之下只能找了一个服务员的工作,在餐厅里面打起了工。
在此我是非常不建议大家去做服务员这类的活动,特别是寒假工,一个月三四千块钱的工资,放在社会上没有人去做的工作,却被大学生挤破了头像进去。
当然,这句话并非歧视不是大学生的人。
如果你非要去做兼职,最好去接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些活。
现在是知识付费的时代,学好自己的知识。
我不相信你所说的专业冷门,学了也没什么用之类的。
精益求精,每一个领域都会有比你优秀的人。
我相信的是:没有没用的专业,只有没用的人。
好好学习吧,少年。
总的来说
First 可以参加社团、志愿者类的活的,哪怕是为了你以后简历上可以凑一行描述你自己的文字。
Second 你的性格来定位你的圈子,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处理好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不要做一个让人讨厌的人。
Last but not least 还是那句话,好好学习吧,少年。大学终究还是来学习的,祖国还是需要你来助力的,要相信最后饿死的还是那群浑浑噩噩的人。
以上就是我想对还游离在大学生活的学弟学妹们说的。
我是胖花,但胖花不胖。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