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到数据可视化产品定义的4个部分:
·数据源定义(包含指标定义和维度定义、表结构);
·接口准备、前端查询;
·功能定义;
·可视化。
需要思考以下问题:
·什么样的数据源可以高度复用?
·不同的可视化工具对数据底层的要求一致吗?
·实现多个图表的联动,要求数据源具有什么特征?
·什么样的计算放在前端比放在数据仓库更合适?
分解1:文档结构和看数逻辑。
实现这个文档至少需要3个Sheet。
·展示仪表盘(Dashboard)的页面。
·统计表和动态数据源——必要时可以拆分成两个,数据量较少时可以合并成一个。
·明细表:数据透视表的数据源。
分解2:数据结构和筛选器的关系。
如图5-2-3所示,一共有3个控件。
①选项按钮。
②列表框。
③滚动条。
根据以上3个控件的特征,我们可以设置它们的交互和单元格链接、显示的文本。
分解3:评分分布和平均分展示在同一图表。
分解4:仪表盘的Excel实现。
仪表盘也是利用数据结构完成的,只是需要3个序列。
·序列1:画出指针。
·序列2:划分扇形区域。
·序列3:画出半圆边框。
分解5:迷你图和条件格式。
这部分的构造非常简单,只有表格和排名。在操作上毫无难度,根据前面的方法写入一样的动态,在公式的数值区域中选择适合的条件格式即可。
Excel的迷你图和条件格式的形式,非常适合直接展示表格,却又想直接表达出变化的场景。迷你图可以表达趋势和盈亏,条件格式则更擅长表达对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