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吪。哀我人斯,亦孔之嘉。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非常难懂的古文,也就是字斟句酌,对照释义仔仔细细之后再写读之。
战争与和平,有的时候以战止战,也是致力于和平的国家治理方式之一。看来从古至今,也都有这样的例子——周公率兵东征平叛,想必一定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政局稳定之后,人们甚至周公功劳伟大,一定是因为“仁政”所实施。
民心不可欺也。人们赞美自己的领导人,字里行间透漏出信息也属真情实感,“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父止于慈……”不余欺也。周公对人民走到了哀怜体恤,才是善有善报人们发自肺腑,从内心发出歌赞的直接赞颂最可贵。
所以管理一词,我最近一直在建议应该换做“治理”。很多人只走主观臆断,不知道基层工作实际,那就只是生硬的制度化,“治”的最开始阶段而已。应该是反思深思“理”,也就是文中的“吪”坚持受教育、受感化直到深入内部成长变化,达成“遒”大家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最后能够结出丰硕的果实。
认可战争的客观作用的另一面,恰如此时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时局,醉翁之意不在酒,那就确实非常人之能理解得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