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二宝出生以来,以前好说话、好商量的大宝不见了,变得喜欢用质问的语气,容易被激怒,容易产生委屈的小情绪,同时缺乏时间观念,喜欢磨蹭等。
这些“不良行为”时不时的在挑战妈妈我,情绪时不时的被点燃,烦躁、担忧与焦虑涌上心头。以前那个乖巧的小可爱去哪了呢?
“体验是最直观的学习”,聚焦于大宝容易发脾气的事件,我化身为他去体验他和妈妈的互动,看看大宝内心到底在想什么以及他的感受与需要,看看我能为彼此做些什么。三个故事里的“我”是体验者妈妈本人。
[早饭:我是独立的,我可以选择吃或不吃】
还没睡够的我来到餐桌,“妈妈,怎么黑乎乎的啊,为什么不是曼越莓玛芬啊”,妈妈答应做曼越莓口味的啊。
妈妈可能猜到我会这样问,夸张的说起“早上看到了巧克力粉,它在向我哭诉,安安妈妈,你好久都没有用我巧克力了……,为了不让巧克力粉伤心,于是我做了巧克力玛芬,尝尝味道吧”。
感觉妈妈又在瞎说(我都六岁了),我吃到三分之一觉得味道和平时不对,“妈妈,这个不好吃”。
妈妈有点生气的说“我还没睡醒就起来做蛋糕,你竟然说不好吃....”
我委屈的看着妈妈,也生气的说“难道说不好吃,都不行吗?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妈妈开始碎碎念……
作为一个孩子,我感觉妈妈不尊重我的感受,没有把我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我希望妈妈尊重我的喜好与想法。我希望我的妈妈是这样的:
“噢,不好吃啊,看来你不喜欢巧克力口味,下次妈妈不做巧克力口味了,今天也没有可替代的早餐,你说怎么办呢?”
当出现不同想法时,提醒父母需要和孩子沟通,而不是理解为“不听话、和自己作对”。
【练琴篇:我是有价值的,你的否定让我受伤】
在妈妈的催促下,我不情愿地开始练琴。我喜欢弹奏曲目给别人听,但不喜欢天天练琴,尤其妈妈盯着我练。
今天妈妈要看看我这一周的练习效果,当我弹完一遍红河谷时,我期待的问妈妈“我弹的好吗”。
妈妈说:“除了第一句,节奏和流畅度可以,后面都不怎么流畅、节奏也不太对。再来一遍。”
我听着妈妈的批评,有点委屈,都不想练琴了。
第二遍的中途,妈妈提高音量,“安安,每次练琴要注重效果,如果每次只为完成弹了几遍,而不去管弹的好不好,那样的练习是在浪费时间”。
我生气的看着妈妈…
第三遍,妈妈直接按住我的手,“停,跟你说了多少次,钢琴手、节奏,你怎么一点就不上心呢,再来一遍。”
妈妈这么凶,说我练的不好,我含着眼泪对妈妈说:“你这么说我就不弹了,反正我也不会”。
妈妈不耐烦的看着我,“不会就练习,哭有什么用,你看看和你班上的炎炎,每次都自觉的练琴,弹的也好....”
我躺在钢琴凳上,伤心的喊着“妈妈,你越生气,我就越不弹了。妈妈你能不能别那么凶的批评我?”。
作为一个孩子,我感觉到妈妈对我的否定,妈妈就知道批评我这做的不好那做的不好,她怎么就看不到我做的好的地方呢?
过了好一会,妈妈过来抱抱我,跟我说我弹得好的地方,然后和我一起想办法怎么更好的弹不熟悉的地方。我喜欢这样的妈妈,夸奖我、鼓励我,让我感到有力量。
【不陪我篇:我是被爱的】
妈妈规定哄睡妹妹期间,我不能大声说话、不能进房间打扰妈妈。
妈妈在房间呆太久了,一个人玩的我忍不住开门和妈妈说一两句话,妈妈很小声的回应我,然后对我说“自己玩吧,别进来吵妹妹了”。
没过一会,我又跑进去,把妹妹吵醒了,妈妈狠狠的瞪了我一眼,又开始新一轮的哄睡妹妹。
我失落的回道客厅,看着关闭的房间门,心里想着“妈妈最爱妹妹了,妈妈都不陪我了”。
于是我时不时的进去看看妈妈,妈妈的脸越来越黑,对我的态度也越来越“恶劣”。
作为一个孩子,我希望妈妈时时刻刻都陪着我,至少不会因为妹妹而忽略我、甚至是批评我。当我得不到妈妈的爱时,我会一遍遍去确认妈妈对我的爱。
感受了孩子的三大事件背后的感受与想法,内心升起了愧疚,同时提醒自己需要多去感受孩子行为背后的情绪、想法与需求。以下是我的体验收获:
1、第一直觉,妈妈我更多是站在事情的角度考虑问题,与孩子互动偏简单粗暴,很少注意到孩子这个独立的人,忽略了孩子的内在需求。因为不理解孩子,觉得孩子的行为有问题,觉得孩子不听话,觉得孩子在和自己作对。
2、体验完大宝的心理,仿佛看见了小时候被父亲批评后害怕、伤心和低价值的我。孩子只有感受到了价值感,他才会更有意愿去做事情。鼓励、认可能提升价值感,而否定、批评会迅速减弱价值感。
3、二孩养育,需要去更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营造每个孩子的“特殊时光”,传递专属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