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句谚语讲:“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是达到同一目的可以有多种方法和途径。这句话既然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下来我并不否认它的正确性。但我感觉在21世纪的这个年代现在说出来似乎有哪么点“贬义词”没自信的感觉,因为这个时代相比过去国家发展太快,给我感觉好像每过几年社会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过去的历史我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不仅仅只从书中历史还有网上、新闻上了解到的我国周边的一些发展中的国家,相比于我国还是发展比较慢的。我感觉由此可以分析得出过去我们的国家发展是比较慢的,人民生活作息也是比较慢节奏的。记得去年偶然浏览的一篇新闻写到:现在不少去非洲做生意的中国的小老板,在非洲待了几年后就定居在非洲不想回国了。根据记者采访资料分析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非洲相比国内发展慢人们生活节奏也慢,小老板们经过几年习惯了非洲慢节奏的生活相比较国内的快节奏,使他们感觉压力更小。
不过,凡事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都有其两面性。从另一方面来讲发展快慢与机遇的多少是成正比的。所以,我感觉在这个时代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要有适当且适合自己本身的方法,抱着“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想法是不可取的,“感觉最大的可能是不仅到不了罗马还会使梦想累死在罗马的路上”,你也只会成为别人口中的一句笑话。“不仅要有方向、有目标、有计划、有自控力更要有适合自己可实施的方法,它们都是“一家人”,缺少任何一个你都只会沦落为通向罗马路途中的一具“残骸”而已”。
那么怎么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呢?一方面来讲:方法是数不胜数的,因为人的数量是很多的,对于同一个问题,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心路历程、成长经历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导致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所以一万个人可能就会有一万种方法,那么一亿人有一亿种方法也就不稀奇了;可从另一方面来讲:人虽然各有各的特点,但是毕竟还都是人共同点也很多呀。只要多多踏着自己认为是成功者的“足迹”,不断学习尝试加并以调整改善总能找到适合自己专属自己的方法的。虽然说法有点模糊,但哪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好方法呢,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清朝国画艺术家齐白石先生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少过去的先贤还是现代的名人大咖都为我们实践证明这条路才是比较适合现代通向“罗马”最直的一条路了,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也就是所谓名义上的“捷径”了。
虽说现在提倡“创新”的呼声很高,但是要知道“创新”是要倡导人们去学习发现并打破“定势思维”。跟坐在被窝里胡思乱想在根本意义上是不一样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