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中年的惑与不惑

作者: 熊玲心理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9-03-11 10:55 被阅读6次

 人到中年怎么活?

    1)惑在更年期

    古人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是说的人生应该如此。实际不然,中年是人一生的多事之秋,困惑累累。

    医学上,把中年视为更年期,是从自然规律角度讲,生物钟到了走下坡路的时候。这时,个体充斥着机能紊乱的风险。所以,中年是进入了荆棘丛,不好过的。你完全可说,中年是人生巅峰的胜利期,但也无法回避事实,太阳到顶亦将落。

    伦理上,给中年人自然而然的徒增各种要求、责任、压力。所以说,中年人是被绑在良心道德架子上的困兽。

    调侃说,中年就是一坨屎,你怎么活也躲不开岁月的黄、霉、臭。中年,人生的瓶颈,不是不惑,而是惑其多。

    2)不惑,在于会活

    前段时间,冯唐写了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引起了热议。先摘录文章的核心-对油腻中年男子的十诫:1、不要成为一个胖子;2、不要停止学习;3、不要呆着不动;4、不要当众谈性;5、不要追忆从前;6、不要教育晚辈,尤其不要主动教导年轻女性;7、不要给别人添麻烦;8、不要停止购物;9、不要脏兮兮;10、不要鄙视和年龄无关的人类习惯。

    再摘录几条评论:1)这篇文章有情无才,完全是一篇中年猥琐大叔亲手熬的鸡汤;2)冯唐列举的种种敝国中年男人的毛病,固然是对的,是一针见血的。但是我看到的是,冯唐的文章本身,他的文风一如既往地暴露了他就是一个精神上油腻的中年男。3)说实话,在我眼中的油腻中年,只有两种,一种是肤浅,一种是好色。只要心中有追求,身中有斗志,腹中有文章,胸中有乾坤,那就是真男人!

    这篇文章之所以被关注,本身说明了,中年是人生命中备受“煎熬,热议”的阶段。如果问,人到中年怎么活?冯唐的“十诫”算是鸡汤似的指南,中年男女可借鉴也可唾弃。每个人,都自会筛选符合自己口味的心灵汤药。我是觉得,人到中年的活法,全凭中年个人的体悟,活得值与不值,标准和答案都在他自己心里。

    若一定要说具体点,我觉得,中年最好的活法,是能够活出自己。什么叫活出自己?就是把你这一生最想要的生活方式,呈现出来,把你最不想继续的东西,给掐掉。但前提是,你清楚自己,并有勇气做自己。比如,你想要再婚、想创业、想整容、想做志愿者、想离婚、想周游世界、想醉生梦死...或,你不想再为谁负责、不想做家务、不想带孙子、不想参加同学聚会、不想...你能自信地告诉自己:我知道,也能做到。

    如果你的口头禅是:我倒想做自己...但不可能啊!那只能说,你还没力量(能力),解放那个被他人需要给囚禁的自己。

    活成自己,这无关乎你是谁、是中年还是老年。我们看到,成就丰硕的青年才俊大有人在,而七老八十依然愚昧无知、一辈子也没活明白的人多的是。人一生,活得幸福或猥琐或怎样,不在于年段,在于会活。会活的人,每一段生命历程都充满趣味,都很精彩。

    要承认,一般是心智成熟的人,是体味了世事百态之后而知进退的人,才比较容易做到享受生活,不被生活所累。人到中年,你不可控身体不朽,但可控自己要不要做自己,就算你脸有粗皱纹、腹有油腻肚,也无妨你对某种活法的选择。

相关文章

  • 熊玲:中年的惑与不惑

    人到中年怎么活? 1)惑在更年期 古人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这是说的人生应该如此。实际不然,...

  • 《四十惑不惑》

    《四十惑不惑》(一) 写这个题目非为夺人眼球,只因虽已过不惑之年,仍在惑与不惑之间游移,时惑时不惑…… ...

  • 人到中年,恰如秋。少年的无知,青年的青涩,中年的惑与不惑,幡然醒悟,无论曾经的繁华还是沮丧,终将归于平淡,...

  • 人到中年,惑or不惑

    最近好多消息,似乎都与中年人有关,华为34岁以上员工一刀切,到最近很火的那篇文章,除了房价,你更该想想你35岁后能...

  • 中年女子,我们在折腾什么

    如果说四十前后是中年,中年本该不惑,可放眼四周,谁能无惑? 大概有惑,才是活着的情趣。 中年女子,趟过...

  • 惑与不惑

    时光荏苒,马齿徒增。不知不觉中,已近不惑之年。站在惑与不惑的门槛上,较之再三,觉得“惑”还是较多一些。 ...

  • 惑与不惑

    已步入不惑之年,却未达不惑之境,对于很多事情,仍是不明不白,就如眼前之事,这个月,我再一次放弃了会计初级职称...

  • 惑与不惑

    四十岁,依然惑 只是云淡风轻了许多 迫于生计 不得不继续奋斗的我 无暇顾及太多 很多事 似乎都不再需要理由 只需要...

  • 惑与不惑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夜半打芭蕉;醒也无聊,醉也无聊,心中何处话寂寥。

  • 惑与不惑

    从一开始只是听话,不断按照他人想法度过前面的十几年,然后到叛逆,青春期,到现在开始思考人生,开始思考如何度过人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玲:中年的惑与不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jv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