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80%的资源被20%的人占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数字将越来越明显,或许有一天,是90%、99%的资源被10%、1%的人占有。
所以,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焦虑的父母,想法设法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从孕早期就安排好了孩子的所有日程。甚至为了这个起跑线可以放弃很多东西。
印度电影《起跑线》用赤裸的表演揭示了很多黑暗的社会现象。影片中的主人公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获得进入私立学校的资格,用尽手段,在一次次手段中,受到了良知的不断拷问。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1071/2d5f6ce7d6bf736c.jpg)
虽是印度电影,却和目前中国的教育国情出奇的一致。中国的父母,在面临孩子选择进入的学校时,也是一样的削减了脑袋,想进入到那些排行榜中的学校。也是在焦虑,如果孩子没有好学校,就会接触到坏学生,就会有坏习惯,就会吸毒。
所以影片中的女人公米塔为了让女儿进入到最好的私立学校,百般劝解丈夫,在富人区买房,也就是我们中国的“学区房”。
然而,即使她们住在了富人区,依然无法融入上流社会,为了结交富人朋友组织的Party,父女俩尽情玩乐的舞蹈遭到了上流人士们的鄙夷和嘲笑。因为女儿的印度语,其他的小朋友被禁止与她玩耍。
即使有了“学区房”依然无法入学,为此,为女儿报了各种培训班,甚至作为父母的他们也必须加入培训。当培训班把满满日程表说出来时,米塔自己都在疑问?那孩子什么时候吃饭和睡觉呢?得到培训班老师的回答是“你们已经起步的太晚了,确切的说是从孕早期就该开始”。
在经过找关系、送钱、开假证明等一系列办法无果后,竟在自家店员嘴里意外得知,该校专门为穷人的孩子,留了一部分入校资格。
于是拉吉夫妇开始了漫长的装穷生活,穿着廉价的衣服、入住贫民区、学习穷人的生活。然而在这里,他们也体验到了真情、善良、无私、单纯…
穷人的生活是很多的无奈,需要面对很多生活的苦难。贫民区里没有所谓的礼仪,不会小声说话,打水都需要靠彪悍的方式来抢。买供给需要看政府官员的脸色,工作会因为一点点的疏忽,工资扣到比挣得都多…
尽管要承受所有穷人需要面对的困难,但是他们善良、真诚,会把自己一半的工资分给拉吉,因为他们说,一个父亲不能没有工资回家。也会分自己一半的供给,因为他们知道没有饭吃,饿的滋味。还会为了拉吉女儿的学费,冒着生命去“碰瓷”…
终于,在一个又一个谎言中,拿到了入学资格,然而那个善良的一家,帮了他们无数的希亚姆的儿子却没有机会。
良心受到拷问的拉吉,想通过做慈善来疏解心中的内疚与痛苦。当希亚姆得知,因为好心人的资助,儿子在公立学校竟然也学会了英语,一个工人的儿子竟然会说英语。
善良的希亚姆抱着感恩之心去感激恩人时,竟然得知那个慈善家就是拉吉,也知道了所有事情的始末。
官员占有穷人的土地、瓜分他们的资源,包括孩子仅有的教育权利,也会被无数“有心人”占有,这就是社会的不公平。
愤怒的西亚姆想去讨回公道,争取到属于自己的利益,然而看到拉吉女儿天真可爱的样子,最终放弃。
此时的拉吉,再也无法忍受良知的谴责,主动找到校长坦白一切。最后才发现,表面刚正不阿的校长,不过是个生意人,不过拿名额做生意的、利欲熏心、表里不一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1071/0fcb0cd45d562fb4.jpg)
拉吉利用学校表演节目的机会,让公立学校的孩子加入了表演,结束后得到了阵阵掌声。然而,当拉吉告诉所有人,这些表演的孩子是公立学校的,竟然没有一个人鼓掌。
拉吉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虚伪的校长已经是个“教育在她眼里已经成为生意”的生意人。会场欲鼓掌者,显然是认同拉吉的说法,但被旁边的人一把拉住,这恰恰说明,通过造假以贫困生名额进入名校的不止拉吉女儿一人……
除了妻子米塔,现场的精英阶层家长没有一个人为他的演讲鼓掌。他选择了让女儿退学,转去公立学校跟在贫民窟认识的朋友的儿子一起读书。
我们一直在强调起跑线,整天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但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教给孩子的,远远不止是高分数、社会精英,人性的真善美也是人生的一堂必修课。
父母恩爱、勤劳上进、善良勇敢,即使没有高起跑线,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父母传达的人性光辉、道德良知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