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认真写写我的妈妈——一个只上了小学一年级但是集温柔、严厉、坚强、隐忍、智慧、善良于一身的伟大的女人。

温柔又严厉
说温柔是因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听到她骂过一句难听的话,不像农村的有些父母习惯了满口脏话,就算是自己孩子不管犯多大错也都是一顿臭骂。而且她真的尽到了贤妻良母的责任。对爸爸来说,她绝对是合格的妻子,对孩子来说,她比任何一个母亲都有耐心。
说严厉是因为她的温柔并不是溺爱。我小时候也会挨她的“毛栗壳子”(就是两指弯曲在头上敲),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次。一次是她白天上地里干活,我在家玩着,等她天黑了回家发现水壶都是空的,我一天连火都没生。在她看来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应该是打扫卫生并且烧满开水,那样有客人到才能好好招待并且给客人留下好印象,而我那天玩了一整天也没有想到要烧开水。可能是干活的疲劳加之回到家看到冰锅冷灶就来气了,直接在我头上敲了两下,批评我是榆木脑袋,说我是石磨,拨一圈转一圈,一点都不灵活。虽然敲得没有多疼,但很少挨批评的我还是忍不住眼泪泛滥,噙着泪花默默生火烧水,心里还埋怨她不该凶我。不过后来她又心平气和地跟我解释,耐心地告诉我要活络一些,要眼里有活,她说小孩子勤快一点总是好的,多做点事又不会很累,大人都喜欢勤快的孩子。于是后来我就成了大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还有一次是我永远也忘不掉的哥哥人生第一次从家里偷偷拿了十块钱没敢用但回家还是被狠狠揍了一顿的事。妈妈认为偷钱是一件很严重的事,一点也不心软,直接关上大门让哥哥跪在面前承认错误接受惩罚,任凭哥哥的哭声响彻小院,任凭奶奶气急败坏地砸门,妈妈都没停手。一边打着其实她自己也一边在哭,毕竟那可是她的心头肉啊,打在孩身,疼在娘心啊。打完再讲道理,从那以后我和哥哥都再也不会不经同意就拿人家东西。
坚强又隐忍
外婆一共有八个孩子,三男五女,妈妈总共排第六,因为小也因为她从小不爱惹事,不好争抢,所以大人和哥哥姐姐都很疼她。她小的时候家里的三个男孩子都让上学了,五个女孩子只让她去上,奈何人小不懂事,不知道学习有多重要,就是不爱去学校,不管大姨怎样一遍一遍地送到学校,一路上软硬兼施(打也不行,哄着给买书包、买牙刷也不行),那时候对学习的抗拒是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她后来常常说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当初要是好好学习了现在的生活一定不是这个样子。也是大半辈子吃了不识字的亏吧,现在的她很好学,遇到不认识的字就积极问我们,也尝试着自己会写很多字了。
她一直引以为傲的就是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这或许在今天看来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在当时的小山村里可是火了一把。
从小备受疼爱,可长大结婚后的生活并不容易。她的坚强和隐忍成就了我现在的家。
爸妈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前并不认识,也谈不上了解,更无所谓爱情。
结婚后她因为不会做饭被我奶奶嫌弃,和爸爸外出打工时在食堂帮忙因为不认识蒸馒头的面有没有发酵好而被老板骂(其实是因为她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没粮食,外婆都不让她们做饭,怕没做好反而浪费了粮食)。
年轻时的那段吃苦的日子妈妈很少提过,我大部分都是从几个姨妈那里听来的(因为我总喜欢听她们讲过去的事情。她们也大都是无意间讲到的)。每次听到那些我都好心疼好心疼。
她们说我爸爸脾气很不好,粗心大意、年轻气盛,动不动就和妈妈吵架,酒后更是还会动手,甚至连妈妈怀孕时都不知道疼惜。听说妈妈后来快生我哥哥的时候因为是第一胎啥都不懂,疼得在地上打滚,而爸爸却站在一旁冷冷的看着还不耐烦地说“有那么疼吗?就没见过就那么脆弱的,哪个女的不生娃,不都过来了”。
我还记得有一次过年不久,大概还在正月初,正是走亲访友的时候,难免一天喝几顿酒,问题就是我爸爸不是那种喝醉就安静睡觉的人,而是变成晕头鸭子一样的话唠,很容易就挑起了争端。那个寒冷的冬夜他们的争吵很严重,还动手了,我和哥哥因为太小不懂事完全被吓到了,拉也拉不开,只能不知所措地大哭,妈妈也是哭,哭得很绝望。我后来大了才理解大概妈妈哭的是对爸爸的失望、心寒和对孩子的不舍。因为第二天等我和哥哥睡醒起来发现妈妈不见了。那是个大雪天,外面白茫茫一片,好冷好冷,我们两个孩子找不到妈妈只一个劲地哭,而爸爸酒醒后终于正常了,被爷爷训得也知道自己错了,才决定去找妈妈。后来才知道那次妈妈都决定远走再也不回来了,可是走了没多远还是放心不下我和哥哥,最终选择去了离我们家最远的三姨家。
等我懂事了再想起来这些事才体会到妈妈那时候的心情,被醉酒的丈夫打的时候她该有多绝望啊,想一气之下远走他乡的时候又放心不下孩子该有多纠结啊。直到此刻我写下这些文字时还是眼眶湿润,对妈妈满是心疼和感激,如果不是她的隐忍和不舍,那我早就是没妈的孩子了,那一定不会有现在的我。
智慧又善良
她的智慧体现在对我和哥哥的教育上。
我读初中的时候,妈妈觉得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怕住校营养跟不上,也怕在学校跟别人学坏,她没有像别的很多父母一样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带,然后两人都外出打工(其实那时候是夫妻两人外出打工最挣钱的时候,不过后来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正确的)。同村很多同龄人的父母都外出打工挣了很多钱,孩子和爷爷奶奶在家里,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留守儿童,他们因为缺少父母的爱和管教多数都在学校学野了,成绩也都不忍直视,而我和哥哥在妈妈的监督下稳稳地度过了初中三年。她那时候就知道父母和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还是很不一样的。她相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高中的时候,为了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妈妈毅然决定和爸爸一起外出到工地打工干着又苦又累的活。整个高中三年可以说是最辛苦最有压力的三年,但那段时间她从来不会主动问我考试怎么样,都是我感觉考得比较满意了主动告诉她。她不像有些父母把孩子逼得很紧,关心每一次大考小考的结果。她的放心反而让我很踏实,最终高考也是平常心正常发挥。
最后高考时很多父母都陪考,而我怕自己有压力坚持不让她回来,是考前我小舅妈去学校看我给我加油打气,后来妈妈一直说很内疚,说很重要的时候她没有陪我,尽管我真的一点都不怪她。
她的善良不仅是对亲人还有对陌生人。
初二那年,奶奶和妈妈吵架,那时候爷爷刚去世不久,妈妈把我们租的房子专门收拾了一间把奶奶接去与我们同住。虽然最早的时候奶奶担心老了没人管很早就拉了村上的人开会,说爷爷由我爸爸妈妈养活,后事也是我们操办,奶奶由大儿子我大爹养活,但妈妈也没计较那些,她总觉得奶奶一个人太孤单想多照顾就说同住。结果不成想没住多久矛盾就爆发了,奶奶嫌妈妈没有一日三餐地照顾好她,而其实妈妈在附近的工地打零工贴补家用,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吃饭都是我们吃啥给奶奶吃啥,奶奶埋怨妈妈没有单独给她做,吵得很凶,话也说得很难听。妈妈觉得委屈又丢人(因为当时是租的房子,妈妈很要面子,怕邻居笑话),就嘟囔着说要是觉得她做得不好那就让她儿子给做啊,奶奶更怒了,破口而出说那要你何用,还不如去死。妈妈一气之下竟然真的去买了毒药要喝,但最终还是考虑到两个孩子忍住了。每想到那件事,我都后怕。
虽然跟奶奶磕磕绊绊过,但她总跟我们说奶奶毕竟年纪大了,是老人,要孝敬,她说“一辈君,一辈臣”,让我们要记住奶奶的好,还督促我们多给她打电话,逢年过节要去看她。这样的身体力行怎能不教会我们善待老人呢?
由于两个孩子同时上学,家里条件一直不富裕。到我大学的时候老家的土房子实在破得不行了,每年修修补补都还是老样子,已经被村里评为危房了,但由于种种挫折和巧合吧,爸妈最终选择了在市里郊区盖房。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置办家业,困难自然是不在话下,但经济实在紧张,妈妈决定自己一个人在家照顾盖房子的事情,让爸爸继续在外面打工。一个女人啊,用柔弱的双肩担起了一座房子一个家的重量,她没有退缩,反而是把家里照管得井井有条,并且和邻居从陌生到相熟,都是因为她乐于助人(家里做了好吃的要和邻居分享,村里的红白事她都给帮忙,谁家需要什么东西她有的一定会拿出来)。其实妈妈不算是个健谈的人,但她与人交往凭的是真诚和善良,最终也被邻居们接受并且也都愿意给我们提供帮助。
伟大的人
妈妈虽然连小学都没上几天,文化水平很低,但她做人有很多哲理。比如她常说“说话不能太难听,要给自己留余地,因为俗话说‘再不用的人还要用三遍,再不走的路还要走三回’”,她说“吃亏是福”,她说“人不能自寻烦恼,要学会发现生活的美并享受生活”……她知道很多很多,但她不仅是知道和会说,而是用实际行动教我做人、做事。真正提现了言传身教。
这就是我的妈妈,一个伟大的女人!我永远爱她、感激她,愿时光对她好一点,愿她永远平安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