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点半了,坐在桌前,我还是抓耳挠腮,咕咚咚喝了几杯水,仍然找不到今天要写什么内容的灵感,又不想随随便便应付了事自欺欺人。
这时,一个培训师朋友在微信叫我,说是要帮个忙完成个培训课后作业。
五年后成为一个培训大师,我会怎么总结自己的历程?
这是个多好的问题,一看到这题目我就不自觉深吸一口气陷入了沉思,继而在椅背上一个打挺突然直坐了起来!今晚文章的题目有了!
自打去年六月从企业里出来转型成为一名自由培训师,深感这条路远比想象的要难走的多。要成为一个有知名度的培训师,别说三条,就是三十条也可以数过来!又怎么是一篇短文能总结的?但是既然已经答应了这位朋友,我就勉为其难地千挑万选总结三点吧。
胆大,心细,身正。
胆大
一个再成功的培训师也是从小白经历过来的,就像唐僧西天取经一路少不了打怪升级。很多培训师也是一开始从一个好的演讲者慢慢晋级的,抓住一切大大小小的机会让自己多说多练,把胆子越练越肥。从个位人数的小场子到上百人的大场子,从习惯性的岛屿式分组到排排坐不利于互动的课堂式分组,从只敢给部分人群分享到面对各个年龄资历的听众都能泰然处之。这时候基本就从一个菜鸟步入了一个成熟培训师的行列了。
此外,要是能遇上个什么好讲师、金话筒之类的培训师大赛,不管规则如何设置,不管有多胆怯或者多不屑,逼着自己去尝试至少一次。不为了出名,就是为了能有这种经历体验。这种体验和正式培训是完全不一样的,去感受一次大赛的氛围,听听平时可能很少听到的专家老师的点评对今后培训实战大有益处。当然了,如果你运气比较好,一不小心得名次出名了那岂不更好…….
胆大的另外一点也体现在敢于投资自己,培训师可能是个看上去挺赚钱的活,但也绝对是个烧钱的职业。作为一个想不断自我发展的培训师,自己去参加各种培训各种社群是少不了的。这些课少则几千,动不动更是几万。没点胆魄还真不舍的投资自己。除了听课之外,各种经典书籍畅销热门书,各大学习平台的收费微课,这些都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花费。敢于在自己身上砸钱,哪怕有些钱看似花的冤枉了,只要自己能有心去做内化转化,之后总能变着法得给你回报。
记得曾经有一位培训大咖在一次培训中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马戏团的空中飞人最先练习的是什么动作?”台下的听众答案五花八门。大咖等大家七嘴八舌说完之后,慢悠悠得吐出几个字:
“先练摔。”
心细
俗话虽然是俗话,总是那么有道理。胆大,心细从来都是需要出双入对的好兄弟。
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要多心细就不用说了,一次培训的成功与否有七成取决于准备工作。从需求分析,到目标制定,到内容取舍再到教学活动的选择,每一步都要心细,错一点可能就对整体的培训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老司机的培训师们在胆变肥后通常又会出现个很神奇的现象,胆子又会变得越来越小。知道的越多,越谦虚越谨慎。
而每一次下课后有没有好好得回顾静心复盘这次的培训?有哪些心得体会?给自己哪三朵鲜花?给自己哪三个臭鸡蛋?课堂上碰到什么意外状况?是如何处理的?下一次可以怎么做得更好?复盘思考是一个培训师快速成长的一大法门。这也是我现在逼着自己每次培训后必须要做的事情。培训师不仅要会讲课,更要会思考。
心细也不仅是对课堂内而说,平时有没有去观察其他老师的优点?能不能跨界得从其他领域当中获取相关的知识链接入自己的课程中?相同的课程,相同的知识点可能不同的老师上法就是完全不同。比如《职业演讲技巧》这门课,但凡是个稍微有点经验的培训师几乎都能上这个课,可是能上出新意,上出特色来的并不多。印象里有这么三位老师做得很好,一位老师把相声和即兴戏剧的技术引入了该课程中,一位老师引入了“编导演一体”的概念引入课程中,还有一位老师自己制作了各种有意思的道具和沙盘来训练演讲,这些都是平时细心思考,形成自我特色,为自己打上差异化标签的好方法。
培训师,永远不要嫌弃自己想得太多。
身正
刚才心细里已经谈到了要留心其他老师的上课特点,这做的好叫细心观察学习,做得不好的就是身不正的“剽窃”或“盗版”。
圈子有一位非常勤奋的培训师经常在全国各地到处参加各种版权课程,版权课的好处就是产品相对成熟,有一定知名度,特别适合新手老师在过渡阶段去学习进而转型。这位老师自身也确实很“用心”,在自己的朋友圈中经常晒自己的讲课照片,为自己包装宣传,说这是自己开发设计出来的什么新课,市场和学员反馈如何好。有意思的是,却数次被一起参加认证的其他老师一眼看出,照片中的PPT模板和内容和与版权课几乎一模一样,而本来最该提及的版权的信息却一句未提,不见一丝踪影。
除了尊重版权,身正还体现在处理客户关系上,培训师千万别跳开已经牵线搭桥合作的培训机构与客户再单独联系接课。或许会在原本的课酬上能多加几个钱,但是一旦东窗事发,你的贞洁牌坊几乎是毁灭性得倒塌。人家课程销售顾问辛辛苦苦跟了多少日夜,费了多少的口舌,掉了多少头发才拿下的客户,就被你这么给“跳单了”!这种咬牙之痛几乎就是等于自己的好兄弟暗地勾搭上了自己辛苦多年才追到手的女朋友。培训圈子很小,插足需谨慎。
培训圈又属于文坛,文坛自古有“文人相轻”的说法,而这风气确实刮得不轻。永远别太小看轻视谁,也永远别过度得自我标榜抬高身价,虚假包装过度营销只会成为别人的谈资和笑柄。肉分五花里脊,“装逼”也看着分个轻重缓急。尤其在公众场合,微信群朋友圈这种能留下书面证据的地方千万别随意“放狠话”,到头来往往会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身正才能不怕影子歪。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有时候还是还不清的。
良好的心态、专业的技术和中正的人品,要成为一名培训大师远不止这三点,或者说要成为任何一个领域公认的大咖都要付出很多很多。如果五年后自己真能成为一名培训大师,希望至少今天自己说的这三点我都能做到,那已是不易。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