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三
来自《第二章 思维模式解析》
P20成功的意义:学习的结果还是智力的证明
杰出的社会学家本杰明▪巴伯( Benjamin Barber)曾经说:“我不会将世界两分成弱和强,或者成功和失败……我会将世界分成好学者和不好学者。”
究竟是什么把一部分人变成了不好学者?每个人在刚出生时都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婴儿每天都在拓展自己的技能。而他们学习的并不是普通的技能,而是人生中最难的任务,比如走路和说话。他们从来不会说太难了,或者说这些技能根本不值得自己为之努力。婴儿不会担心自己犯错误或者丢脸,他们向前走,摔倒,再站起来。他们就这样跌跌撞撞地前行。
是什么让这种生机勃勃的学习热情走到了尽头?是固定型的思维模式。一旦孩子们开始有能力评估自己,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就开始变得对挑战有畏惧,开始担心自己不够聪明。我研究过成千上万学龄前儿童,发现会拒绝学习机会的孩子数量多得惊人。
我们给了一群四岁孩子一个选择:他们可以再拼一次一块简单的拼图,也可以尝试拼一块更难的拼图。即使是在这样幼小的年纪,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们-----那些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固定的孩子-----仍然做出了安全的选择。他们对我们说,生来就聪明的孩子“是不会犯错误的”。
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相信自己可以变得更聪明的孩子认为这是一个奇怪的选择。为什么你会问我这个,女士?为什么会有人愿意一遍又一遍地拼同样的拼图?他们选择越来越难的拼图。“我非常渴望拼好这些拼图!”一个小女孩对我说。
所以,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孩子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他们认为聪明的人应该永远是成功的。但对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孩子来说,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聪明。
「I,重述知识」你怎么看待成功
说说你过去认为成功意味着什么,和拆页中解读的成功有什么区别。
过去我认为成功就是在某一个领域有着独特的技术成果或成就,者获得周围人的赞赏和认可,然后功成身退,保持着那份荣耀。由这个拆页看来我原先的这个成功的定义到最后还是从成长型思维转变成了固定型思维。成功就是不断的探索某种能力、能量或者能效的持续增长,这个过程每到一个自己的目标点的那一刻就是成功,而之后变成了起点,去寻求下一个目标点。把这些目标点连接起来就是自己的人生轨迹的成功。
「A1,激活经验」越挫越勇的事情中是哪一种思维模式
回想一下,你曾经做什么事情是越挫越勇,当时是为什么那样,那个时候的想法属于固定型思维模式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如果那个时候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你(会)对自己说什么?
这是我在大学里的一段不经意的经历,由于在感情上的一段不愉快,让我一时之间颓废了自己,期末考试的时候神魂颠倒作弊被学校记过处分,取消学位资格,很多名誉也就此离我而去。那个暑假我的心情一直都很差,每天也很混沌,觉得自己的211的大学生活就这么结束了,辛苦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学习,为了什么?最后我想既然已经这样,我已经没有任何顾虑了,我要拼一把,证明我自己。从下一年度开始,我开始努力学习,奋力直追,在学校各个能获得名誉的场合竞争。最终我下个学年获得了全班第二名和国家三好学生的奖金,同时在年级中也获得了大队部长的竞选。不过我仍然没有撤销自己的处分,因为学校也没有这样的规定可以撤销。但我告诉自己无论有没有学位,能力和成绩能够证明我,我可以追求我其他目标的成功。第三年我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学习成绩全班第五名。到了最后一年学,学校突然发布政策,只要学习成绩在全班半数以上,顺利通过英语CET-4和国家计算机二级的学生,在此基础上获得3个奖励学分即可撤销记过处分,重新获得学位。在记下来的一年我努力通过了国家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和汽车驾驶B型执照,每一个早起的时光都是那么带劲,每次考核都是那么刺激而艰险。因为时间不容我太多的失误和重来,最后我在学校学位核定日前20天拿满了我的3个奖励学分,重新获得了学位申请资格,我也成为了学校历史上第一个被记过处分后再次获得学位的第一人。在此,感恩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和舍友,也感恩自己在此过程中了解了自己遇难则强的能力特质,这就是成长思维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