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齐物论》:啮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鸱鸦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鰌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音聂指啃,“讵”音巨指哪里,“偏死”偏瘫,“鰌”通鳅指泥鳅,“猨”通猿指猿猴,“刍豢”用草饲养,“麋鹿”四不像,“荐”原意草垫子引申为草料,“蝍蛆”蜈蚣,“带”小蛇,“鸱”音吃指老鹰,“耆”通嗜指喜好(音齐指老人),“猵狙”音边桔指猴子,“嫱”音强指宫女,“塗”通途指道路,“淆”混乱。
本段大意:两位高人对话,问“你知道事物共性特征吗”?答“不知道”,又问“你知道事物个性区别吗”?答“不知道”,继续问“那么事物无法认知吗”?答“不知道”,“不过我可以试着说说,谁知道我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我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我来问问你吧,人们住在潮湿地方久了会腰疼乃至半身不遂,泥鳅则不然,人们处在高处恐惧害怕,猿猴则不然,这三者谁懂得住哪里好呢?人吃家畜,麋鹿吃草,蜈蚣吃小蛇,老鹰乌鸦吃老鼠,这四者谁知道吃什么好呢?猿猴和猵狙配对,麋和鹿配对,泥鳅和鱼配对,这三者谁的配对正确呢?美女是人们喜欢的,可鱼儿见了游走,鸟儿见了飞走,麋鹿见了逃走,这四者谁知道什么是美丽呢?在我看来,仁义的开端,是非的区分,混乱不堪,我怎么能够分辨呢!”
庄子这段话给了我们今天一个俗语,“一问三不知”,看起来是说一个人愚笨,然而深究一点,可知此类人是智者,比如文章中的高人。
人是一个局限性非常多的动物,有着非常多的“不知道”,接受这点才是智者,因此庄子借喻故事人物连续三次说“不知道”。承认自己不知道,不仅不丢人,还是实事求是,超越大多数人,这就是“自知之明”。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见承认自己局限,知道自己不知道,坦率承认这一点,是多么宝贵稀缺的品质!
庄子文章举例四类情况,说明认知评价没有绝对标准,如住在哪里好?吃什么好?选择什么配偶好?什么样的人好?不同动物不同人都有各自标准,这就是认知复杂性和无限性。
庄子言外之意,就是做人不要太自我中心,我们需要的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需要的,秉持万物平等是非平等观念,才是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