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摘抄《把自己作为方法》

摘抄《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 漫晨 | 来源:发表于2020-11-15 14:18 被阅读0次

人们急于向前奔,无暇审视来时路,人们也安于种种陈词滥调,在喧哗的众声中发出更大的声响,鲜少去辨析自己更敏感、更独特的声音。

如何诚实、充满好奇且敏锐地理解他人、厘清自我。人们一心奔向结论,奔向情绪性的抒发和感触,忽略了凡事都有一个具体劳动、结果难测的过程。

一个在复杂的大国政治中心寻找位置的故事,提示着所有追逐中心梦想的人,在无声处听见有声,在边缘发现边缘。

语言和思想是相携而行的。对话的社会是人类的关键所在。

谈话作为载体,人类学作为中介,乡绅作为思想资源,自我作为方法,这些总体性的线索也随之清晰,一本书的骨架终于接近成型。

“自我”不再是一个自足的概念,而是一个可以检验的命题,在不同的层级和权重上,取不同的分寸和距离,而不止于一些抒情或模糊的话语。

儒家乡绅的伦理判断,很重要的考虑是和谐。不只是你一个人做的对不对,而且要看你做的事情和其他人是不是和谐。

费孝通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要讲整个中国的事情,所以他的观察是在回应一定的政治问题、伦理问题,提出实证性的图景,这个跟专业化、技术化的学术研究是有距离的。

我们要激发他的理论的生命力,一定要回到他所在的背景,看到他要处理的问题。报告文学有几个重要的特色,一当然是底层,二是它的直接性,第三就是它的厚度。从夏衍的《包身工》开始,到《丐帮漂流记》......

军训时我就知道,跟排长、连长套关系,决定了下一周基本的物质福利,即使不决定物质福利,也决定了心理上那种服从感,是荣耀和尊严的来源,所以心思都花在如何讨好他上面,人就变得非常紧张。等级制度确实打破了比较天然的自我认知。

理论不在于新不新、深不深,更不在于正不正确,而是能不能形成沟通性。可沟通性非常重要,哪怕是一个浅显的理论,但它一下子调动对方的思想,把对方转变成一个新的主体,那这个理论就是革命性的。

fun的意思就是能够对事情本身发生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不需要外在的回报来刺激热情。艺术、数学这些东西都是很好的例子,可能是人的本性。比如研究性的、公益性的,会牵扯到很多繁琐的细节,确实要有一种持续的热情。不能完全靠自发,而是需要教育。

边缘人要进入中心的欲望特别强,这当然会让人发挥很大的能动性,但造成各种扭曲。而且一旦进入中心之后,很多人就会变质腐败,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是谁想清楚,存在就是为了进入中心,把生他养他的土地、和周边人的关系都放弃了,变成没有原则的人。我觉得今天的青年不要急于行动。更重要的是自己每天的生活方式、选择、取向,一定要形成某种声音。

相关文章

  • 摘抄《把自己作为方法》

    人们急于向前奔,无暇审视来时路,人们也安于种种陈词滥调,在喧哗的众声中发出更大的声响,鲜少去辨析自己更敏感、更独特...

  • 《把自己作为方法》:保持对话,把“自己”作为方法

    我是绿皮火车,欢迎点击上方“关注”,为你分享我的阅读书单和感悟。 “方法” 首先是一种勇气。不一定要遵守那麽多惯例...

  • 把自己作为方法

    两代学人,跨越北京、牛津、温州、杭州、上海五地,历时三年完成了这场谈话。从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切入,追索一系列超越自...

  • 《把自己作为方法》

    要说,这本书,把我对当下的很多现象的怀疑和疑问找到了解释。 还有最后一部分,今晚能读完。

  • 《把自己作为方法》

    读完人类学家项飙的《把自己作为方法》实属偶然,一切还是源自刷抖音时新京报的推送,项飙说“我现在跟年轻人谈话,让他讲...

  • 《把自己作为方法》

    《把自己作为方法》这是一本谈话录,访谈的主要对象是著名人类学家项飙。 人类学是一个特殊的学科,我对于人类学家了解得...

  • 把自己作为方法?

    上周无厘头地偷了个懒,使用免打卡给自己续了命,当时还想着从明天就开始着手准备下周的文章。但每每有些写作的念头,总不...

  • 《把自己作为方法》

    本周阅读第二本,牛津人类学教授项飙接受吴琦采访的《把自己作为方法》。他是一个学者,同时是一个温州人,北大本硕,牛津...

  • 把自己作为方法

    自己是方法,去达成目的?当时有一个疑问,觉得有点功利,也有些透彻,毕竟要的是什么是更大的一个人生议题。而书中的表述...

  • 把自己作为方法

    项飙在对吴琦提出的很多问题上都没有正面回答,有的被他转移了话题,有时候读着读着就不知道项飙到底要表达什么,吴琦提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摘抄《把自己作为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yn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