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
读《1984》---我思故我在

读《1984》---我思故我在

作者: 阶前寒水 | 来源:发表于2018-08-31 22:46 被阅读5次
读《1984》---我思故我在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候买的,一直不太想看,每次打开那本书扑面而来总是一股压抑沉重的东西。翻开两三页就不想看了。再后来,闲在家中无事看到这本书,才打开了这本书。看到这本书背后闪烁着的人性光辉,蕴藏着的自由思想。才明白为什么王小波说读了《1984》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自由的陨灭

没有窗户的部门,四处都是电屏的监视,机械的制度让人感到生活接近窒息。最为可怕的是来着思想上的监控,思想也许是最为自由,最不受拘束的事物。但是在那个时代思想套上了政治的枷锁,禁锢在政治正确的囚牢中。思想警察的监控,非人式的洗脑折磨让思想变得苍白无力,所有人都在以一种政治正确的方式思考。换而言之,思想的边界在日益缩小,自由、人性这些概念都会消失。那个时候,不会有我们认知的思想,甚至是没有思想。正统意味着不加思考,意味着无意识。 我们的大脑只不过是空荡荡的容器,他们把  正统思想植入我们的脑中,不加质疑,不加反抗,身体与灵魂成为任人摆布的存在。但是幸运的是,有人觉醒。可悲的是,有人觉醒了。主人公温斯顿在他的日记里这样写道:“思想罪不会带来死亡,思想罪本身就是死亡。”任何有违正统的思想都是犯罪。温斯顿从写下日记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已经死亡。他是那个荒谬年代里的最后一个人,像一个孤魂野鬼,游荡在真空的宇宙里。没有同伴,他提起笔向自己心底的人性发出呐喊,不要让这个时代泯灭心智,向未来发出呐喊,有这样一个保留着人性的人挣扎在黑暗深渊里。他的存在注定是一个悲剧,

在《千与千寻》里千寻努力想要在那个世界记住自己的名字用意大概也在于此,不让世界改变我们自己。

读《1984》---我思故我在

爱情的背叛

在阴霾下生活着的人们,像一幅幅空壳的皮囊,他们连自身的悲剧都无法感知。那是一个反性时代,党把爱欲从人身上隔离出来,建立没有爱情的婚姻。爱情变成了违法产物,性变成了政治行为。在黑暗中前进摸索着,电光火石间,一道绚丽的光擦亮了黑暗。是爱情,点亮了暗无天日的生活。在黑暗年代里,遇见爱情是一件幸运的事,但更是一件可悲的事情。他的灵魂因此不再孤独无处安放。爱情是他思想孤独的终结,是生活希望的开始,是错误,也是死亡与背叛本身,温馨甜蜜却又凄冷悲凉。他们彼此的背叛是爱情的亵渎,人性的毁灭,但更是在极权面前的屈服。在强大的权力面前,他们的生命微如蝼蚁,此刻唯有背叛才能让他们彼此成全。

读《1984》---我思故我在

思想的死亡

读到后面,觉得乔治奥威尔真的是很残酷。一个拥有正常心智的人,存有思想的人是如何陨灭的。一股悲凉袭来,

阴暗的牢房里遍布着痛苦与恐惧,失去自由,饱受折磨,使他健全的心智面目全非。在恐惧面前,他用双重思想来减少痛苦,把思想交付于党,他知道自己正在犯错误,但是出于对痛苦的畏惧,他宁愿自己这样一直伪装自己,减少痛苦。但事实上这两个自我都必须臣服于党,两个自我都将走向灭亡。党把他逼迫到万丈深渊边,利用人性深处本能的恐惧完成了对他最后的改造,对爱情的背叛让最后的一丝人性分崩离析。

曾经他所坚守的原则,他秉持的信仰被抹去痕迹。他变成一副空壳,填满了党的思想。那个时代的最后一个人死去了,没有一声巨响,不过是一声呜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1984》---我思故我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ze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