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赞我(zaneds.com)独家冠名】
蚂蚁私塾深圳班的小伙伴:
大家晚上好!我是蚂蚁私塾《古代历史》的拆书老师小白,很高兴在深圳班见到大家。
“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圳”在客家方言里是田间水沟的意思,“深圳”因村庄周围水泽密布,田间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说到深圳,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传奇。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深圳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为中国四大一线城市之一,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这样神奇的发展速度,可谓前无古人,后待来者。深圳到底有多牛,不仅中国人知道,地球人都知道。深圳牛,但在我看来,在深圳为梦想打拼的蚂蚁私塾的小伙伴们更牛。
今天晚上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明朝的那些事。去年《人民的名义》播出后,讲述明朝历史的《万历十五年》再次火了起来。人们再一次产生了对明朝的历史的兴趣。明朝的历史比较奇怪,一方面宦官专权泛滥,另一方面文官集团甚至架空了皇帝。8月8日,我在蚂蚁私塾江苏班和江苏班的小伙伴分享了万历皇帝和文官之间相爱相杀的故事。
听完分享,有个小伙伴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明朝宦官专权是历史上最厉害的,前后出现了好几个权倾朝野的大宦官,他们控制着东西厂特务机构,干涉政治,大肆杀害反对者。在政治上,文官集团就是宦官的政治对手,宦官为何会容忍文官集团做大做强?宦官势必会对文官集团进行持续的打压,文官集团又是如何从夹缝中发展起来的?
这个问题想必也是很多小伙伴所关注的,所以,今晚我想和深圳班的小伙伴们分享下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我一直认为,中国几千年的古代社会,存在着一个诅咒,这个诅咒使得朝代之间不断更迭,每一个朝代都无法做到长治久安。这个诅咒是什么呢?这得从夏商周之前的上古时期说起。
上古社会,在禹之前的尧、舜采用禅让制实现天子之位的传承,这就是公天下。到了禹的时候,他打破了禅让制的传统,传位于他的儿子启,这就是家天下。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国古代社会便被一个魔咒所诅咒,无论是国运长达八百年的周朝,还是短命十余年、二世而亡的秦朝和隋朝,都逃不过这个魔咒。都因这个魔咒而生,又因这个魔咒而亡。
这个魔咒是什么?为何具有这样强大的杀伤力?这个魔咒就是家天下。
从家天下开始,天下便不再是天下人的天下,而是君王的天下。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的土地是君王的,天下人也都是君王的臣子。谁成了君王,便可拥有整个天下。享不尽的荣华和权力,这对人们来说是个巨大的诱惑。
然而天下只有一个,君王也只能有一个。于是,为了争夺天下,人们便开始了无休止地征战和攻伐,再加上王朝后期的君王多荒淫无道。于是,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了商朝;武王姬发打败纣王帝辛,建立周朝;东周诸侯架空周天子,于是就有春秋战国长达几百年的乱世……这样不断地轮回,直到清王朝的灭亡。
这便是家天下带给古代社会的诅咒,谁都逃不过,明朝也不例外。然而明朝除了承受了家天下的诅咒,还承受着另一个诅咒。这个诅咒,导致明朝成为一个奇怪的朝代。
明朝的另一个诅咒就是——过度的中央集权。
要说中央集权,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当年秦始皇搞中央集权,结束了春秋战国长达五百多年的战乱,中国也是依靠中央集权,才没有让一个跨越中原文明、草原文明的国家发生分裂,文明才能一直无间断延续下来。反观欧洲,几千年来一直地方割据,从未实现真正的统一,所以发展成为后来的邦联制国家。他们的文明,是断裂的,不连续的。
但中央集权是把双刃剑,集权不足会导致分裂,比如说唐代的藩镇割据;集权过头会导致另一个结果,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分享的大明朝的诅咒。
在明朝的政治格局中,皇帝、宦官、文官形成了奇怪的三角关系:一方面,守成的皇帝执政能力弱,被文官所控制;另一方面,控制武将和军队的文官又被宦官控制;再者飞扬跋扈的宦官又被皇帝控制。
这个三角关系里,除了皇帝对宦官是完全控制的,说宦官控制文官、文官控制皇帝是不准确的,为了表述方便,这里都统一用“控制”一词。
这种三角关系便是大明朝诅咒的体现,并由此产生两个结果:一个是宦官专权,另一个是文官擅政。所谓文官擅政,指的是文官跨越君臣限制,成为控制皇帝的存在。
那么,宦官专权和文官擅政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要知道,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对文武官员采取了严酷的打压措施,光胡惟庸案被杀的人就超过了三万人;空印案和郭桓案更是搞得士人都不敢当官;为了防止宦官干政,朱元璋严厉禁止宦官与外朝官员来往,甚至在后宫立了个禁止宦官干政的铁牌。
要解开这个疑团,还得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国之后的大屠杀说起。
屠杀功臣,朱元璋不是第一个作这事的皇帝。早在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就对功臣大开杀戒,韩信、彭越、英布无一不是在功成名就时被杀,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朱元璋与刘邦不同,他不担心这些功臣会造自己的反,他有信心镇得住这些人。他担心的是如何才能让子子孙孙永远都能不费事地继承他开创的基业。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阻碍这一目标达成的政治势力有两方面。一个是与他并肩作战的这些武将功臣,个个都身经百战,骁悍而又难以驯服;另一个是那些出身豪门的文官,他们有来自于地方的势力,又有政治声望,同时又会计谋,是不容易对付的。
朱元璋自己在位的时候倒是镇压得住,但是他的继承人就未必镇得住了。太子忠厚柔仁,做守成之君倒还行,但要应对这些人就有些力不从心。等到太子死后,太孙(就是建文帝朱允炆)不但年幼,而且成天和儒生打得火热,也不具备搞定这些人的能力。
朱元璋为了使自己心安,要替儿孙斩除荆棘,便不惜用一切可能的残酷手段,大兴胡蓝党案,屠杀功臣。又借口整顿吏治,把朝野有实力的官吏都杀掉。锦衣卫在这个过程中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经过几次大屠杀后,朱元璋不但清除了绊脚石,还让文武官吏人人自危。这时,他觉得已经达到目的了,为了缓和紧张恐怖的气氛,朱元璋又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解除锦衣卫可以直接提审嫌疑犯的权力,将司法权交还法司,天下自此太平了一段时间。
然而好景不长,不到十年时间,燕王朱棣发动政变,夺了侄儿建文帝的皇位。虽然是以靖难的名义夺的权,但难以服众,皇位还不稳固。一方面建文帝生死不明,有起兵复辟的可能;另一方面,朱棣以庶子僭位,名不正言不顺,他的亲王兄弟们看着眼红,保不齐也会重玩一把靖难推翻他的统治;第三,当时朱棣的势力范围只是由北平到南京的这条交通线,其他地方只是表面上表示顺从;第四,建文帝的旧臣如曹国公李景隆、驸马都尉梅殷,地方上的盛庸平、安何福等都曾和他敌对作战。地方上的文武官吏也是拥护建文帝的,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换掉。
在这种情况下,朱棣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重新启用锦衣卫,而且还设立了东厂,帮助扫除那些反对他的人。
朱元璋执政时期,一方面屠杀文官,另一方面却认为治理国家还得靠文官。为了便于控制文官,将诗书作为治国的纲领。同时严厉控制宦官,在朱元璋时期,文官和宦官都很老实,翻不起什么风浪。到了明成祖朱棣时期,先是在宦官里应外合的支持下夺得政权,登基后一边镇压着建文帝的旧臣,一方面却重用宦官,让宦官执掌东厂。东厂的权力比锦衣卫还大,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还兼具监视锦衣卫的职责,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文武百官,只要他们认为通敌或有谋反之心,便可不经司法部门,直接提审和定罪。
明成祖时期,毕竟见识过朱元璋的恐怖手段,宦官们还能相对安分守己。但东厂的设立,却无形中增强了宦官的权力,为后来宦官专权奠定了基础。
前面说过,朱元璋为了确保后世子孙世代都能继承他开创的基业,大肆屠杀文武官员,还趁机取消了相权,将大权集于一身。在他当政的时候,他倒是有能力直接跨过丞相直接管理下面的部门,传说朱元璋一天要处理几百件奏折。但后来的皇帝,却并不具备他那样的精力和能力,于是就找与自己没有利益冲突的宦官代为处理奏折。代皇帝处理奏折的宦官叫做秉笔太监,其能力不在文官之下。
宦官一方面可以任意治百官的罪,另一方面帮皇帝处理政事,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便促成了宦官专权。甚至朝廷的文官都不得不巴结宦官。这样发展下去,便出现了王振、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人的极度专权。特别是魏忠贤,更是宦官专权的一个顶峰,皇帝称万岁,他竟敢称九千岁,离皇帝的万岁只差一步之遥。但就是这一步之遥,是宦官永远无法超越的。
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说,不对,唐朝后期的宦官可不是这样,他们不仅把持朝政,甚至能够把看不顺眼的皇帝废掉,重新选个听话的上台。嗯,没错。唐朝的宦官确实有这个本事,但是明朝的宦官却不行。说他不行,不是他不想,而是不敢。
只要把唐朝和明朝的宦官稍加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唐朝的宦官掌握了军队,而明朝宦官却一直没能掌握军权,就连曹吉祥造反,也是借助外面的力量,而且很快就被镇压。
毛主席说枪杆子里出政权。这话是有道理的。你看中国几千年下来,哪一次改朝换代不是以武力达成的?唐朝后期的宦官掌握了全国最精锐的军队,其中最有名的是鱼朝恩的神策军,能打仗,能救驾,还能平乱。有了军权,皇帝一大家子的身家性命便掌握在宦官手里,宦官要立谁为皇帝,那还不是易如反掌。
明朝的宦官虽然专权,但却一直没能掌握军权,虽然控制着皇家卫队锦衣卫,但相对于全国军队来说,也不过是九牛一毛。没有军权的宦官,就算权倾朝野,那也不过是昙花一现。不论是王振、曹吉祥,还是刘瑾、魏忠贤,没有一个逃出了这个宿命。
宦官本来就是无根之木,其存在的意义不过是在后宫做些杂事,按明太祖朱元璋的说法,就是洒扫司晨昏。按规定是不能随意离开后宫的,更不能与朝廷官员来往。从这个层面来说,宦官干政是名不正言不顺。
但是宦官是皇帝最亲近的人,自然就容易赢得皇帝的信任。皇帝也会把权力暂时让渡一部分给宦官,好让他们为自己办事。毕竟自朱元璋废掉丞相后,很多事都要皇帝去亲力亲为,有些皇帝精力不够、不想或不愿、但又不得不处理的事,皇帝就交给信任的宦官来代为处理,因此,宦官实际上是皇帝的代言人。
由于宦官的权力来自皇帝,无论宦官有多飞扬跋扈,只要皇帝不高兴,随时可以收回让渡给宦官的权力。魏忠贤在明熹宗朱由校时期极受皇帝宠信,权倾朝野,但到了崇祯帝时期,被崇祯帝朱由检轻松给收拾了。宦官无法自立门户,自然只能寄生在君权之下,与皇帝结成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
这就是开始我们提到明朝政治格局中的皇帝与宦官的关系。
明朝政治格局中第二组关系是宦官和文官的关系。宦官待在后宫,文官在外朝,两者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然而自从明成祖朱棣设立东厂以来,宦官开始染指政治,两者就开始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文官一方面反感宦官参政,称他们是阉党。另一方面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又不得不与宦官合作。比如说张居正和宦官冯宝合作,排除异己,成功地推行新政。有的文官为了升官发财,甚至不惜巴结和跪舔宦官。比如说明朝后期的阮大钺,为了名利,甘愿作为宦官的爪牙,为害朝野。
宦官一方面深得皇帝宠信,一方面又可以随意抓捕文官,欲加之罪,何患无辞?随便捏造个罪名就可以将人治罪。文官虽然恨宦官,但又不敢正面与宦官对抗,刚不过啊。东林党不知深浅,挑战宦官,结果落个被屠杀的下场。
既然正面刚不过,那就换种方式。俗话说,打蛇打七寸,只要找到宦官的七寸,就必然能一击毙命。我们在第一组关系中说过,宦官的七寸是皇帝,皇帝一句话就能让宦官权力归零。所以,文官要打击宦官,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借皇帝之手扳倒宦官。但这个目标的达成有个前提就是皇帝要听文官的话。
然而相对于文官,皇帝与宦官的关系天然就要比文官近得多。文官如何才能使皇帝听他们的话呢?这就涉及到明朝政治格局中的第三组关系——文官与皇帝的关系。
作为皇权服务的文官,按照儒家思想来看,也应该是受制于皇帝的,正所谓君为臣纲,作为臣子你应该忠于君王,甚至在忠君和孝亲这两个儒家最看重的问题上,忠也是位于孝之上的,这从有些地方供奉的神龛就可以看出,神榜正中的排位次序是:天地君亲师,君是在亲之上的。
当忠孝发生冲突时,作为臣子首先要做的是忠,为了尽忠而放弃尽孝也是可以理解的。张居正父亲去世时,万历皇帝就曾以国事为由劝阻张居正回家守孝,这叫夺情。
然而在儒家思想里,还有一个说法是,当君王无道时,臣子是可以推翻无道君王的。也就是说,臣子虽然要忠于君王,但忠的是那个代表天道的君王,当君王荒淫无道时,臣子造君王的反,不但不会受到谴责,还会被赞扬。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这些都是被儒家所称道的。所以,在儒家思想里,君王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但也是有命门的,这个命门就是君王必须行天道,否则臣民是可以把你拉下宝座的。
明朝是以诗书治国,所谓诗书指的是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是儒家思想经典,也就是说明朝采用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纲领。那么皇帝自然会受到儒家思想的制约,文官可以通过四书中的条款来约束,甚至控制皇帝。而皇帝不接受这种约束和控制的话,文官就可以批评皇帝不行天道,不遵祖训。
皇帝为了标榜自己君权的正统性,加上朱元璋、朱棣之后的守成之君还需要依靠文官治理国家,必然会接受文官的这种约束。在明朝三百年历史里,大部分时间皇帝都是被文官所控制的,万历皇帝怠政就是对这种控制的反抗。
文官控制了皇帝之后,就会通过皇帝来对付宦官。虽说文官控制了皇帝,但并不是说皇帝一定就会按文官的意图去做,因为文官对皇帝的控制是通过四书中的教条实现的,四书上没有的,皇帝可以不用理会。另外,有时皇帝也想利用宦官打击下文官,也会放任宦官。
因此,文官通过皇帝打击宦官,是有一定风险的。比如说一些在朝做官的东林党人看不惯魏忠贤的所作所为,于是就向皇帝写信控告他的罪恶,当时杨涟等人列举了魏忠贤二十四条罪状。东林党人的控告行为得到了其他官员的支持,于是东林党和宦官就面对面斗争起来。结果是大批东林党人被杀,文官吃了亏。
既然宦官在与文官的斗争占尽了优势,为何宦官无法彻底打败文官呢?除了我们前面说到的明朝宦官权力来自于皇帝的让渡,没有根基,以及没有掌握军权等因素外,还有个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文官集团具备传承性、连续性。文官通过上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有着稳固共同利益的官僚集团,再加上科举考试促使文官与文官之间形成了门生、同年、同乡、同宗等错综复杂的关系。文官的理想和传统可以通过这些关系实现传承,能够连续的持续下去(关于文官的理想,我在江苏班分享时有所阐述,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简书参阅这篇文章)。
就算某个当权的文官倒台,也不会出现断层。以万历朝为例,当张居正倒台后,文官集团并没有乱作一团,申时行很快接替了张居正的位置,并使文官集团按照原有轨迹发展下去。
相比之下,宦官之间就不具备这种传承性和连续性。宦官的社会关系单纯建立在利益之上,并不稳固。虽然宦官在帝国内遍插眼线、广植党羽,甚至广收义子义孙,但是这些关系都是建立在利益关系上的,他们之间并无什么精神传承。
另外,宦官在获得皇帝宠信的时候,必然就无法同时获得皇位继承人(也就是太子)的宠信。就算宦官能够获得善终,当老皇帝退位后,宦官的权力也就随之消失。
一旦宦官倒台,树倒猕猴散,他的势力也就随之烟消云散。其他宦官无法继承他的势力,只有再次从零开始培植势力。
所以尽管宦官掌控了东西厂,也深得皇帝宠信,但却无法彻底打败文官。
皇帝、宦官、文官,这三种政治势力相互制约、相互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一种动态的平衡,这也不失为大明王朝应对诅咒的有效方式。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对明代的历史感兴趣,欢迎关注我即将拆解的明代历史。
最后,感谢小伙伴的陪伴,感谢私塾长宏江大哥的邀请和深圳私塾团队小伙伴的辛苦付出!
谢谢大家!
小白
2018年8月25日于成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