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人一故事
曾经那个「放弃月薪12万,毅然回国创业的谭亚幸」现在怎么样了?

曾经那个「放弃月薪12万,毅然回国创业的谭亚幸」现在怎么样了?

作者: MSC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8:10 被阅读4次

这是一个不断与自我对话的过程。

也是在各式各样的矛盾之中,逐渐做出选择的过程。


要做一点小小的思考,现在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契机:既不是 MSC 的几周年,也蹭不上什么热点,更没完成什么了不起的人生大事。

说来也奇怪,我一直觉得自己对想做的事想得还挺明白。可有时和身边的人聊起来,又特别想坐时光机器回到过去,踹一脚每个时段的我:「你都在想些什么啊!」

也有可能,几年后我又会想要穿越回来,踹一脚现在这个看似什么都明白的自己。

从一个 90 后创业者说起

我实在不喜欢这个标签,却又是它实实在在的既得利益者。

当别人说着「90 后」,我似乎天然地得到了来自谈话圈的注意力,又或是被暗示「这个人,年纪轻轻就了不起」。但我的抗拒感在这几年越发强烈且矛盾:一方面快 30 岁的我,实在没脸应和那句「年纪轻轻」;另一方面我偶尔又可耻地享受着标签下的社交福利。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对外演讲上。性格上极为内倾的我,几乎拒绝所有聚光灯,那不和谐的毛衣和拖鞋应该是我合伙人心中一百年的痛。但在认真准备了几场分享且执行得还不赖之后,我得到的满足感又实在难以抗拒。

在向公众、客户解释 MSC 这件事情上,这样的矛盾感有增无减。明明有的时候使用「情怀牌」的效果拔群,却会下意识地阻止自己,理性冷面地讲起逻辑。我甚至会在客户说出「实在太感动了!」的时候劝 TA 冷静下来:这么做,在商业逻辑上是否行得通?

但我也好,MSC 也好,都是「情怀牌」的既得利益者。

我痛恨解释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是什么

我既不喜欢解释,也不喜欢任何形式的绑架。

这或许就是我为什么不喜欢「社会责任」这个词的原因,因为它听起来实在太有距离感了。如果今天我跟企业说「你要有社会责任」,这可能就像有人(在我没做什么坏事的情况下)和我说「你要负责任」一样讨厌。

但这个词又最为共知。

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就是「可持续发展」。我可以把不同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讲得头头是道,也能很直白地说出「可持续就是长远地赚钱」。

在这个行业里久了,也会烦躁重复的解释。甚至有时觉得,自己说这些词就如行尸走肉一般发出几个音节而已,因为对方并不明白词汇背后的意思。这样的感觉,我在北京参加各种行业论坛的时候尤为强烈。

或许这样的我,会被认为是太过愤世嫉俗,这个不喜欢,那个又讨厌。而实际上我很「佛系」,可以吃得随便、住得随便,在客户食堂或山间青旅都能找到自己的小天地。

那我在做什么?MSC 在做什么?

我时常到处去「浪」,MSC 陪着我一起「浪」。

I’m damn serious.

上个月,我去了以色列。在这个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中国长春的国家,虽然资源贫乏且战争频发,却以创新著称,那里有远近闻名的滴灌技术。

我会小小地羡慕国外的「去标签化」。一个设计师朋友曾告诉我,日本的「用户体验」做得特别好,然而在日本没人谈「用户体验」。同样在以色列,没人会谈「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在以色列最大的农业综合公司 NETAFIM(耐特菲姆),他们为了探索解决淡水资源稀缺、单位面积耕地耗水量大、水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一直在探讨的是如何在商业运作中思考「技术」、「人」、「土地」与「社区」相互间的关系

他们把提出的滴灌设想,不断完善成我眼中足够「让土地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实现了节水 35%-50%,水和肥的利用率高达 90%;也做到了让以色列耕地面积从 16.5 亿平方米增加到 44 亿平方米,农业产出翻了接近 5 倍。

且自始至终,我从未听到他们夸赞自己有多么的厉害,或多么「有社会责任」。而回头去想我这些年依旧源源不断收到的质疑:什么是社会责任?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以及行业内很多人认为我带领 MSC 在做的事情并不属于可持续的范畴。

我很想用以色列企业的例子来做一个回答,这句话也原封不动地出现在 NETAFIM 的官网上:以解决社会问题而生,持续不断探索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谁

我知道这样单纯的举例是苍白的,甚至让人一头雾水。

很正常,我有时也会把自己绕晕。但在以色列,似乎给了我一个跳脱标签去思考的切入口:企业在社会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企业知道「自己是谁」吗?

这样对企业内核与底层逻辑的探讨,或许又让那些标准式的词汇少了些让人烦躁的部分。

可持续发展边界的问题

当我第一次把这个想法分享出来,大家的反应都是:什么鬼?

But it’s really interesting, isn’t it?

MSC 这几年做了好些让我特别自豪的项目:

帮一家全球化妆品零售权威企业的自主产品的绿色营销做到「去营销化」,尝试从原材料种植开始,进行有机农业的改造和追踪,与当地社区与农民一起探索科学种植,再到保证生产过程中低碳化,以及成型产品使用可回收材质和无纸盒包装,去开创性地做到从材料原产地到销售环节全链条环保。

再或者另一家 500 强想要解决自身产业链上的盗伐事件,比起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改革,我们一起尝试了一种自下而上梳理利益相关方的过程:宏观层面,盗伐是企业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它的发生一定是企业在所处社区当中,与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合作沟通存在一定的挑战;微观层面:面对盗伐的解决,不同部门的出发点和核心诉求也存在差异。这样的思考最终引导我们将解决盗伐事件,落脚在企业与社区和公众的沟通机制的建立上,避免产生巨额的管理成本。

更别说我们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实际帮助几家民营企业解决了战略转型的问题。

或许,它们并不属于任何成熟理论中对「可持续发展」的界定。

而这样的案例对我来说有趣之处就在于,几年前,我还聚焦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板块是什么,具体做了什么。而现在,我更愿意去看见隐藏在我们「可持续发展战略咨询」背后的东西,也就是企业的底层逻辑

如果变回「愤世嫉俗」,这个行业中有很多标准与论坛,大家都忙着定义「是不是」,却没有人去思考边界的问题,毫无实质性意义的自 high。

生物学上有一个很有趣的「懒蚂蚁效应」:蚂蚁是高度社会化的生物,以集团军队的方式去采集生存资源。可是它们面临一个问题,一旦整群蚂蚁数十万、数百万到一个地方,把资源采尽,整个蚂蚁群体立即面临生存绝境。

因此蚂蚁群体里总有几只「懒蚂蚁」,不随蚂蚁集团行动,甚至看起来没有任何生产力,它们在干什么?

原来这些「懒蚂蚁」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侦察」和「研究」上。它们能观察到组织的薄弱之处,同时保持对新食物的探索状态,寻求生存资源眼界以外的资源空间,为蚂蚁群体下一步生存作出预备性铺垫。

这不仅仅是我想带着 MSC 在这个行业中做到的,更是 MSC 在客户中扮演的角色。

又要有生产力,又要当懒蚂蚁

这会不会有点太贪心?

怎么说呢?理想情况下,我自然想和企业家们坐在一起,好好聊聊企业的底层逻辑,聊聊懒蚂蚁的工作内容。

但现实往往是,比如一家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国企负责人找到我,说他们正在面临如何解决投诉的难题。

这个时候我首先希望扮演的是一个落地的咨询方:

去分析造成投诉的根本原因不是出自企业的运营失误,而是企业与民众之间存在具体落实职能行动的、但却不被了解的中间合作方。企业有自己的准则,接到投诉就必须解决,即便不是在职能范围内。所以始终在「投诉这么多该怎么办」的问题上伤脑筋。

企业看似意识到了投诉正在影响自身可笑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考核,但实际上却无法找到解决的方式,甚至都没有意识到这中间是存在认知的脱节。

不过某种程度上,这又是一种契机。

当企业找到我们,寻求的只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我们却能够通过卓越的战术策略将企业的影响力辐射范围变大变广,然后再让企业意识到更加精准战术策略根本上来自于企业底层逻辑,让它们通过「外部」的搭建去思考「内部」的重建。

所以即便从一开始就与企业去聊聊底层逻辑,有的时候更像是一种天方夜谭,但我依旧想尝试去无限接近。

这可能造成了我的团队很「讨厌」我的一点,交付的评判除了「够不够落地」,还有「够不够有底层逻辑的思考」。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咬牙切齿地问我:「你不喜欢概念或标签,为什么自己又提了一个新的概念?」

其实,我们早就开始了这一方面的探索,只是自己没意识到罢了。比如腾讯在底层逻辑上的定位就是「连接」,那么我们围绕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来探讨其在社会意义层面的应用场景与价值,也就有了互联网+乡村的精准扶贫产品——「为村」。

回想前段时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点名批评了短视频平台中有违社会道德的问题,相关短视频平台都纷纷开始整改:清查库存节目,对违法违规有害节目采取关停、封号等处理措施。

如果这些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有懒蚂蚁的存在,去思考其产品在用户社区中的角色。那这样的危机,甚至包括其他的潜在危机都可以避免。而当企业真的这么做的时候,说不定会遇到新的增长点。

也就是说,企业在思考「底层逻辑」的时候,既可以涵盖传统「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领域中普遍性的问题,又可以为企业展开新的探索。因为一旦当企业开始认知到自己的底层逻辑与在社会、社区中扮演的角色,其潜在风险与战略机遇都是不言而喻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希望 MSC 既是落地咨询方,也是前端探索者。

既希望企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又不希望企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确实很多时候,一个可笑又现实的矛盾是:我既希望企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又不希望企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而我不得不承认,如果企业找到我,明确地告诉我,想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创造什么样的价值,这是一种很偷懒的事情,因为此时我们能做的事情就是「外部」的搭建。

但当企业找到我,能对我说:「亚幸,我要做可持续,想重新看待一下企业的本质,但是从何开始,你是否愿意跟我一起探索?」

这便是我和 MSC 作为一个探索者最想要的。对于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或许我们不能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一起思考,大到宏观趋势,小到微观输出,它就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方式。

不过大多数情况下,我认为企业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往往是没想清楚,而不是想要探索。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始终在提醒自己,这是要与市场一起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只有脚踏实地与企业产出效果显著的项目,一步步向内渗透,才有机会去做更多价值无比非凡的探索。

某种程度上这也强化了 MSC 为什会选择咨询这种方式:除了能力天赋,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咨询的业态能让影响力真正出去。

我们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乙方,与那些身处企业单纯职能部门的甲方来说,我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与权利去影响企业内核,且不只局限于某一家。这也又回到 MSC 要想成就一个更可持续世界的愿景,就需要影响更多。

这几年,有很多朋友陆续跟我说:「现在市面上出现了和 MSC 类似的公司,你是否担心?」

其实这是件好事,这是 MSC 成立之初,我就预想发生的事情:如果专注于一件事没有出错的话,这是正常的商业生态。

而我自己也始终相信,抓准了「探索者」的定位,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业务能力,不断探寻可持续发展的边界,就不必担心同类竞争者。

相反,当我们从讨论「社会责任」也好「可持续发展」也罢,一步步把所看到的世界与所认知的可持续内容,去概念化去标签化,落实在企业底层逻辑之上,也就渐渐清晰了十分本质性的东西

在社会问题中产生商业机遇

在商业逻辑中产生社会影响力

那我们就能比任何还在探索可持续发展起源的企业先走了很多步,优势自然会从中积累。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也恰巧成就了很多客户对我们的认同:在这个市场中有很多企业立足当中,但 MSC 不甘于立足在这个市场

我从不甘心对这个行业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此,所以就让这个矛盾的我来当一只懒蚂蚁吧!

把可持续这件事做成,而不仅是把 MSC 这家企业做成

回想创立 MSC 的时候,我曾说,不要去想 MSC 想要什么,而是去想这个可持续的世界想要什么,这被很多人(主要是我的团队)吐槽说太「理想主义」。

但事实上,我不得不承认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还非常有限,只有不断去积累优秀的项目,才有可能促进企业与市场对可持续发展以及 MSC 有更深刻的理解。

几年前,我也会开玩笑说,徜若有一天,世界上的每一家公司都能做到可持续,那或许 MSC 也就不复存在;现在的我又会觉得,等到那个时候,MSC 也早就探索出新的认知逻辑了吧?

我在这一路的矛盾与纠结中探索前行,也不断在选择中与自我对话。

在某种程度上,MSC 就成了我自己。

* 内容来源:MSC咨询创始人兼CEO 谭亚幸

* 内容编辑:MSC咨询品牌负责人 高燕妮


 Maker Sustainability Consulting

联系我们│contact@msc-world.com

微信│mscworld

网址│www.msc-world.co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那个「放弃月薪12万,毅然回国创业的谭亚幸」现在怎么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by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