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端木家达
我老家房子东面那片小树林中的小杂树今天已全部铲掉,上面的两棵乌桕树暂且保留了下来,树林南边的小水塘也用土填平了。
那个小水塘,又叫“窑塘子”,它与下游的大塘上洼子是相通的,我小的时候曾在里面钓鱼摸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水塘的东面有个抽水机台,如遇天旱,要把上洼子水翻调到东面那个稍大点的“叶茂塘”中,那里有一冲生产队的水稻田需要灌溉。
自从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因为技术发达了,乡亲们不再用抽水机抽水,他们用上了更先进的生产工具。每家每户从县城的五金店里,购买浙江人制造的潜水泵,大家叫它“水鬼”,把水鬼往水塘里一扔,插上电,接上水管,就可抽水灌溉庄稼,非常方便。于是,专门供翻水用的机台荒废了,也无需从窑塘子里翻水到叶茂塘去,每年从山坡上流下的花水,带着泥土渐渐地堵塞了窑塘子,成了一条臭水沟。
现在这个小塘,已不能存水,尽是污泥,每到夏天,里面的枯枝烂叶腐烂发酵,散出刺鼻的臭味,也是苍蝇、蚊子、臭虫的滋生地,严重破坏了生活坏境。
今天把窑塘子里面的水抽干,用挖掘机把里面又黑又臭的塘泥拖到路边上去晒晒,等塘泥干了,再回填小塘内,到时与小树林那块地整成一体,在上面打上水泥,作为村民们的停车场,供大家使用。
考虑到每年梅雨季节,村东面的松树山上有花水下来,要把这些水排进上洼子。因此,在停车场的四周修一条排水沟,把水引入上洼子,进一步促进里面的水循环,保持水质。
窑塘子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将消失,我心中还是有许多的不舍,为了留住对它的记忆,特写下此文,作为记念。
地方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