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参(子舆)

曾参(子舆)

作者: 三千奥义 | 来源:发表于2022-08-19 20:57 被阅读0次

曾参(公元前505-前432年),姓曾,名参,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论语》中提及十四次。出身没落贵族家庭,是曾点的儿子。青壮年时参加过农业劳动,因为经常干粗活,手足生出了老茧。往往是三天不煮饭,十年不添制新衣。曾做过小官。

曾子性情沉静,举止稳重,为人谨慎谦恭,以孝著称于世。十六岁拜孔子为师。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之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要向他传授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向老师请教。

他学习刻苦,从孔子教导中悟出“日三省吾身”、“慎独”等修养方法,注重“信”的品德。传说他的妻子曾哄孩子说:“别哭,爸爸就杀猪给你吃”。他听到后就真的把猪杀了,并说对小孩子也不能失信。他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特别重视孝道,受到孔子的赏识。他对名利、权势十分淡泊,鲁国的国君几次派人要封给他一块采邑,曾子都坚决不受。别人问他原因,他说:“我听说,接受别人馈赠的人就会害怕得罪馈赠者;给了人家东西的人,就会对接受东西的人显露骄色。那么,就算国君赏赐我采邑而不对我显露一点骄色,但我能不因此而害怕得罪他吗?”孔子知道后,评价说:“曾参的话,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齐、楚、晋等国也都曾请他去做大官,他都辞而不就。一生全力埋头研究学习孔子的教导和收徒讲学,积极推行儒家学说,传播儒家思想。相传著有《孝经》和《大学》。

从儒家的道统来说,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师从曾子,又传授给孟子。因此,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

相关文章

  • 曾参(子舆)

    曾参(公元前505-前432年),姓曾,名参,字子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县)人。《论语[ht...

  • 《二十四孝图》——五.啮指痛心

    原文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

  • 曾参——孔门十弟子

    曾参,字子舆,鲁国人,小孔子46岁。是孔子一个很有名的学生。 关于曾参的评价,孔子也有说过,他说,曾参必将老师迟钝...

  • 《论语》6:孔子的学生

    以下是《论语》中出现过的孔门弟子(按照出场顺序排列): 曾参:姓曾,名参,字子舆,又称曾子 有子:姓有,名若 子夏...

  • 二十四孝故事(二)

    3、啮指痛心,曾参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少年时家贫,...

  • 2018-04-11【曾参养志】-【德育故事 第4天】

    【曾参养志】 曾子养志。请与有余。母囓其指。负薪归庐。 【原文】 周曾参、字子舆。善养父志。每食。必有酒肉。将彻。...

  • 二十四孝之三:啮指痛心

    03 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事母至孝。参尝采薪山中,家有客至。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参忽心痛,负薪而归,...

  • 慎终追远

    曾子①曰:“慎终追远②,民德归厚矣③。” 注释:①曾子:姓曾,名参(shen1),字子舆,孔子弟子,曾点的儿子。②...

  • 05:曾参教子,言而有信

    曾子(前505-前436),名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以孝著称,后人尊为“宗圣”。 一天,曾参...

  • 孔子弟子传012|曾参子舆

    曾参(shēn),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孔子的晚期弟子之一,与其父曾点(皙)同师孔子,比孔子小46岁。《史记·仲尼...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参(子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gwwrtx.html